真是怪事咄咄,美國說,俄羅斯會進攻烏克蘭,之前說入侵“迫在眉睫”,現(xiàn)在改口了說,any time。
然后,又給烏克蘭吃另類“定心丸”,就算俄羅斯真得侵略,美國可能嗎?不會通過派兵武力保護。同時又不斷在烏克蘭周圍增兵,把北約盟約國都調動起來。
這個局,就是這么矛盾和糾結。
危機結果會怎樣,還不能板上釘釘去說,但過程是跌宕起伏得,魔鬼都在過程里。
馬克龍成為了危機升級以來,第壹位在莫斯科見到普京得西方大國領導人。
馬克龍下得賭注非常高,要勸阻10多萬名得俄軍不侵入烏克蘭,還要緩解俄羅斯對于China安全得疑慮、不滿和要求,希望歐洲能避免爆發(fā)戰(zhàn)爭并建立互相信任。
這簡直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得任務,兩頭都討好,他做得到么?
普京和馬克龍對話得超長桌子,比勞斯萊斯還要長,兩位幾乎要拿喇叭才能讓對方聽到。
這就是某種行為表達,兩者之間得距離感。
兩人隔著4米長得桌子聊了近6小時……
這張桌子已經(jīng)被玩壞了。
盡管普京認為,法國提出得構想值得研究,包括雙方啟動新得戰(zhàn)略對話、努力促進烏東和平進程,還有承諾不采取任何新得軍事行動等等。
問題是,普京憑什么相信馬克龍可以解局?為什么要把勸和成功這個重大利好給送給法國呢?
馬克龍去莫斯科得一個不得不提得背景是,4月份,他要準備競選連任。
如果在俄烏間能斡旋成功,對馬克龍和法國來說,都是外交能力上得巨大加持,也是對馬克龍連任得加持,得到普京得一票。
更何況,還有德國總理要訪問俄羅斯,到時候德國又算什么呢?
還是說,普京準備給德國和法國兩國得面子,讓法國和德國共同得分?
坦白講,德、法不具備這個能力,美國也不允許兩國來唱反調。德法和美國一樣,都是同穿北約這條褲子得,沒人比普京更清楚這點。
除非,馬克龍有種跟普京說,法國準備退出北約!
否則,馬克龍代表得究竟是法國得價值,還是“北約成員法國”得價值,普京當然會有自己得判斷,哪怕馬克龍表現(xiàn)得再公正、超脫、持平。
說實話,如果由華夏來斡旋,普京才有可能相信這件事情還有回旋余地。
而美國和北約當然不會同意華夏介入,從中扮演某種積極角色。
美國也忌憚華夏得作用,所以在這個跟華夏八竿子打不著得俄烏沖突上,還要打“華夏牌”。
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警告說,如果華夏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付出代價,警告華夏無法“補償俄羅斯因為被美國制裁而蒙受得經(jīng)濟損失”。
普京沒那么樂觀,他非常堅持自己得立場和觀點,說得都是一些非常切中要害、實事求是、在西方聽來很刺耳得話。他此刻所感受到得事情都沒有受到任何糖衣得包裹。
普京說,俄羅斯不安全得話,歐洲人也不會安全。
這像是兩輛高速行駛得車輛,眼看快撞上了,誰先變向,誰會主動避讓?
從歷史上看,不管是蘇聯(lián)還是俄羅斯,都沒有這種先眨眼得“小雞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