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廣州知識城的下一個“黃金十年”,如何“引進來”“跑起來”?
9月9日下午,由南方都市報主辦,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綠地香港灣區公司協辦的“灣頂引擎 驅動世界”大灣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中新廣州知識城(以下簡稱“知識城”)舉辦。會上,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相關部門代表、專家學者和部分知名企業代表等多位嘉賓為知識城的美好未來建言獻策。
論壇圓桌對話。
他們認為,知識城具備先天的地理區位、生態環境和中新合作等優勢,在政府政策支持和營商環境優化之下已取得顯著的發展成果,未來可進一步在“人”上下功夫,實現宜居宜業的“產城融合”發展,并提高區域開放性,打造“世界知識城”。
知識城已建設成為世界級合作平臺
今年8月,《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總規》)實施滿一周年。這一年來,知識城“一核兩心多園”全面提質,“三集群兩高地”全面提升,“灣區創新策源地”和“郊區新城”建設全面提速。不久前公布的廣州市“十四五”規劃,把知識城列為全市“一號工程”,可見知識城未來肩負的發展使命之重,責任之重。
本次論壇作為《總規》實施一周年總結階段的研討活動之一,旨在搭建第三方交流平臺,共同關注和探討知識城高質量發展的潛力及動力,注入智庫力量。
在當天論壇的政策宣講環節,廣州開發區投資促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偉堅介紹道,當前,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已形成完善的產業結構,包括電子、汽車、能源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生物醫藥、化工、食品飲料、電氣機械四大500億級產業集群,聚集了千億級企業1家、500億級企業2家、百億級企業15家等。其中,知識城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高端創新要素,高起點引進頂尖企業和項目,包括以諾誠健華、百濟神州、瑞士龍沙等為首的重大項目相繼落戶于此,建設成為世界級合作平臺。
廣州開發區投資促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偉堅作政策宣講。
據了解,過去一年,知識城乘著《總規》批復的東風,91個項目動工建設,75個項目竣工試投產,209座塔吊直沖云霄,142個工地燈火通明……知識城布點重大知識經濟項目,完成固投總額超700億元。
就在前日(9月8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辦了“中新廣州知識城落實國務院總規批復一周年重大項目集中動工簽約活動”。此次動工簽約的重大項目涵蓋總部經濟、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基礎配套等領域。其中,動工項目54個,投資總額約1017億元;簽約項目66個,總投資約1137億元。融資項目14個,提供政策性貸款融資支持1405億元。
要從更高領域、更高水平、更多層次全面開放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如何用最美城市建設來興產旺城、構建知識經濟新城灣區樣本?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單寧偉從政策賦能、以產興城、以路通城,以業聚人、創新生態等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解讀。
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單寧偉作政策宣講。
他介紹稱,當前,知識城緊扣《總規》,統籌產業與城市的空間整合、功能融合,全力打造“一核兩心兩軸多園”的發展格局,建立多層次、立體化、跨區域的交通網絡體系,大力提升智慧交通水平,并全面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和民生服務保障體系,做好職住平衡、民生保障文章。尤其是在創新生態的營造上,知識城立足國際視野,對標灣區標準,將繼續堅持打造國際一流宜業宜居環境,加速集聚全球、港澳高端創新資源,全面提升發展競爭力。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工程師馬向明作主題演講。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工程師馬向明指出,職住平衡、產城融合是知識城始終如一的發展方向。從規劃建設之初,知識城就需要平衡好居住、就業、產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在他看來,知識城最顯著的區位優勢在于“靠近未來大灣區最大的空港——白云機場”,其次是依托大灣區的戰略優勢,知識城具有龐大的發展空間場所,在大灣區也具有獨特性。未來要充分利用和發揮這些優勢。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作主題演講。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進一步提出,知識城的目標是要打造“世界知識城、灣區創新源、國際人才港”,要從更高領域、更高水平、更多層次去開放,目前開放程度仍顯不足。未來要深化開放與合作理念,繼續向大灣區、向新加坡、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地區全面開放。其次,在留住人才方面,要實現柔性管理和使用,實現更高效的人才流動。
隨后的圓桌論壇環節上,馬向明、陳鴻宇,廣州開發區營商環境改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廖菁,以及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園區運營官馮夢覺,綠地香港首席運營官、灣區公司總經理侯光軍,科大訊飛華南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事業部總經理楊增南,佳都科技戰略管理部總經理婁剛等企業代表,從不同視角深入探討知識城區域規劃建設、營商環境改革、產城融合發展等話題。
72萬㎡體量旗艦綜合體集中簽約
當天,位于環九龍湖總部經濟帶的首發項目——廣州國際創新驅動中心項目在論壇上舉行了戰略簽約儀式。廣州泰和、億航智能、小鵬汽車、俊怡集團、方欣科技、輝盛國際、中大科創、瑞穗健康科學、廣發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10家企業代表上臺簽約。
廣州國際創新驅動中心項目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據悉,廣州國際創新驅動中心由廣州開發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綠地香港灣區公司“雙國企”聯合打造,是知識城環九龍湖核心區的重要科創產業地標載體,體量達72萬㎡。該項目將全力建設成為國家級標桿產業園區,成為承載知識城未來70萬人口,數萬家企業創新和發展的戰略載體。
這樣的優質綜合體在未來的環九龍湖核心區將形成集群之勢。就在8日的“中新廣州知識城落實國務院總規批復一周年重大項目集中動工簽約活動”上,知識上城、獨角獸總部集群、知識城國際人才服務總部、知識城國際商業中心……環九龍湖知識服務總部集聚區首批項目集中動工。未來這里將成為知識城最為亮眼的城市風景線。
以知識上城和獨角獸總部集群為亮點,知識城全力打造環九龍湖總部核心經濟帶創新策源地。國際化開放式的辦公體驗和尖端人才創新創造的良好氛圍將吸引更多獨角獸企業、小總部企業扎根于此,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初創—高企—瞪羚—獨角獸—百億級高企”的科技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將進一步完善。
采寫:南都記者 莫郅驊 實習生 梁思華
攝影:南都記者 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