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最深的是 , 我們九零后年代。小時候,很難哪里像現在什么都有的吃呀,想吃肉都有點難,電也沒有 ,經常是停電。水也是去到人家自己挖的水井那里,用手壓上來的水井打回家喝的。
那個時候沒有電, 我們晚上沒事做 ,就拿著現在人家起房子用的塑料絲(綁東西用的塑料繩)拿打火機點了,做燈就一直亮著去商鋪那里買零食吃。有一次我不小心,挨那個塑料繩滴下的膠,滴到左手食指上了 ,疼得哭起來,但是沒有告訴爸媽,直到現在我手上還有那個傷疤在 。看著這個傷疤就想起那個時候的艱難。
每家每戶都備有煤油燈、跟蠟燭,或者手電筒,是那種比較古董店兩節電池裝進去,外殼白色的手電筒。
后來有一點電,但是很不穩定,經常停電狀態。到了農忙的時候 ,很多人排隊去隊里的打谷場打稻谷。記得那次半夜有電了,很多人和爸媽也趕著去打稻谷,而我和哥哥姐姐也是跟著一起去 ,哥哥姐姐大一點她們在一邊幫忙拿稻谷或者開袋子這些,而我還小,就在旁邊坐看著他們忙來忙去。等打完稻谷下來一身都是稻谷灰塵,和一身汗。種過稻谷的人都懂 ,最害怕打稻谷了,打完身子很癢,得馬上洗澡。
而那時候家里的水都是要去水井去打回來 ,挑著水桶去打,因此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大水缸儲水。每天中午放學回來,我們做的就是,自己用剩飯蛋炒飯吃了,挑著全家衣服去水井去洗,經常約著小伙伴一起,說說笑笑洗著衣服這樣時間快一點,洗衣服回來就是,掛衣服、煮飯、洗碗、然后挑水、直到把水缸挑滿。
做完這些事情也差不多要去上學了,于是去小伙伴家里,等著忙完了一起去上學。
那個時候沒有零食吃,但是醉也饞,又窮,我們就拿著煲好的玉米幾粒幾粒一起掰出來,像一條毛毛蟲一樣放到礦泉水瓶子里(這樣可以喝水又可以拿玉米當零食吃)或者拿玉米放鍋里炒,或者炒花生,又或者拿家里自己腌的梅菜頭,跟羅卜干,就這么一路吃著去學校。很簡單的食物,但是我們吃得很滿足。想想都好開心,滿滿的童年回憶呀!
下午放學了,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因為一天洗的、吃的,包括煮豬食這些都需要用水 ,所以一天要挑兩次水)水缸挑滿了,然后又挑著專門淋菜的水桶去池塘,幫媽媽淋自家菜地的青菜,順便摘青菜回來煮菜。回來了,又煮飯,摘菜,洗菜,炒菜,喂雞呀、喂豬,反正見有什么農活就做什么 。農活都是我跟哥哥姐姐分開做著,到后來哥哥姐姐都讀初中了這些就都是我一個人做的了。
爸爸媽媽一個忙著賺錢,一個忙著農忙,我們農村的本來就是家務活比較多,看著爸媽那么辛苦,我們也都會主動分擔家務 ,能做什么就做。
不單單我們,每家每戶的孩子都是很勤快的,農村的孩子就是這么樸實簡單。
后來生活慢慢好一點了,電也正常了。我們不用去挑水,每家挖一口井,用抽水機再裝水管,直接把水接到家里的水缸里,我們不用挑水了,沒什么事做的時候,我們就去找小伙伴玩游戲,什么跳皮筋呀、彈玻璃珠呀、拍印有動畫圖案的紙片呀、跳繩呀、抓蜻蜓、玩紅泥、蒙眼睛捉小朋友,等等……還有很多的游戲!甚至跑遍整個村子,玩到傍晚天黑都不愿回家的那種!
夏天晚上很熱 ,熱得睡不著。通常是一家人拿著涼席子跑到樓頂去睡覺,鋪好席子就躺下來,一邊跟家人聊天,一邊看著星星月亮,好愜意。經常的纏著大人跟我們說故事,
現在再也找不回童年的快樂了,如果可以,我寧愿回到小時候。至少那時候的我們無憂無慮,爸媽也還很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