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愛油:適用于汽配運營崗參考)
一,2021年影響汽配行業的主要因素:
1、材料漲價:
各主機廠大幅度漲價幅度為3%-10%;
2、險企壟斷:
車險企業對事故車輛配件的控制及售后標準建立;
3、價格混戰:
各汽配互聯網平臺的比價模式,導致的低價低利潤惡性循環競爭;
4、車型數據:
全球各車廠將大幅度對汽配制造提供數據技術指導及匹配,行業上游依然全力競爭其核心數據匹配,銷售渠道仍然以外貿為主導,對國內市場的運營環境依然保持保守的姿態。
二,汽配互聯網模式的畸形發展擔憂:
1,因汽配的專業性,平臺無法將汽配像DIY商品一樣直供給車主用戶,所以行業無法繞開汽修服務商,不過平臺還是提高了經銷商、維修企業的工作效率,如快速詢價、快速匹配、快速配送、快速退換、質量保證、采購依據、結算信用等,平臺期望為其起到降本增效的期望值,但還是無法解決汽后服務一直在經營上的疑難雜癥,對經銷商及維修企業來說只是一個工具的運用作用;
2,平臺一廂情愿的避重就輕思維、行業保守的意識、轉型服務商的重資產風險,導致都無法向維修企業提供垂直的一站式服務模式,無法提高平臺、經銷商與維修企業的良性合作粘度,無法提高車主用戶對配件品牌的認知;
3,車險企業對自身體系的事故車配件及服務控制、用車行為數據收集等,依然處于行業資源惡性競爭的潛規則運營模式,目前依然無法為行業提供真正的規范的、良性的輔助發展依據及指導;
4,為什么行業保守?因為汽車產業本質上還是屬于科技制造,車廠有各自及公認的數據標準,誰擁有數據匹配,誰將是所謂的原廠件制造資格,車型各數據的保守,因核心數據在商業本質上是做不到公開的,這也是做汽車診斷設備的人是深有體會的,行業雖然魚龍混雜,配件數據誤差的結果也只是導致更換的頻率周期,但其在配件品牌競爭上意義極大。
三,汽配行業發展思考:
1,配件互聯網平臺不能只是整合資源,提倡修萬國車的概念,也不能像傳統各電商巨頭,配件商品的安全保質、用戶車輛安全誰來負責?配件保險誰來買單?配件的品質標準誰建立?誰識別?誰監督?如果不突破,行業還是像以往一樣一直處在畸形發展的道路上。
2,既然繞不開維修企業,為什么不多去關注維修企業的經營狀態?這個配件與用戶之間的中間服務商不重要嗎?這個中間服務商需要什么?為什么受傷的總是他們?
——————————————————
(米愛油:歡迎同行留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