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告訴孩子他的來歷?
南方有佳木
字數 837 · 閱讀 22021-08-17 06:36
古代社會,孩子是觀音娘娘送的;80年代,我們是父母垃圾桶,或者河邊撿來的;00年代,我們告訴孩子: “孩子,你是充話費送的”。在孩子的來歷問題上,這些回答幾乎是全國通用的了。不正面回答孩子的疑問,我認為可能有這樣一些原因,一是認為孩子小,無法理解。也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解釋;二是,有一種逗孩子的心態,覺得跟孩子開個玩笑而已。或者就是覺得孩子自己長大就會理解。
但是,我是誰?我從哪里來?這些問題其實,在我們人生中的不同階段一直都在困擾我們。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年齡小就欺騙和誤導他們。記得,我曾經忽悠三歲孩子說,她是充話費贈送的。孩子非常介意,跑過去異常認真的問外公:“外公,媽媽說我不是她親生的,我是充話費送的,這是真的嗎?”外公馬上反駁“別聽她胡說,你就是她親生的”孩子跑過來,自信滿滿的說:“你騙我,我就是你親生的,外公都說了!”在她那小臉上,我第一次看到了認真的神態。
孩子很在意這個問題。我們該如何回答呢?我有這樣幾個建議。首先,肯定不能撒謊,但是由于孩子的認知能力在不同階段的理解力有限,因此可以分階段解釋。比如,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可以編故事,可以告訴他,爸爸給了一顆種子給媽媽,媽媽放到了肚子里,你長大了,就在肚子里說:媽媽,我要出來啦”,于是,醫生和護士阿姨就把你抱出來了。如果是破腹產,還可以給他摸摸傷口,讓他感受到生命的不易。其次,當孩子大一些的時候,上小學了,如果他還在問,就可以告訴他種子的概念,精子與卵子的問題,在一些繪本故事上,其實已經有最基本的答案,引導他科學的認識與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問題已經不是我是怎么來的?而是,“為什么我是你的寶寶,而不是另外一人?”于是,我會告訴他:“因為你是最棒的,你跑的最快,邊跑邊用你的小尾巴打敗了其他小家伙,只有最優秀的才能成為我們得寶寶,所以媽媽對你最滿意。”
孩子的十萬個為什么總會讓我猝不及防,但是與其讓孩子懵懂無知,還不如科學的解釋與回答。尋找符合他們能理解的語境與內容。讓孩子學會保護和認識自己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