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劉永龍一個多小時內在地鐵10號線雙江路站1A口撿到367個廢棄口罩 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一個多小時內,在申城地鐵的一個出口,能夠撿到多少廢棄口罩?答案是:367個!日前,市民劉永龍在途經位于浦東新區的地鐵10號線雙江路站1A口時,看到滿地亂扔的口罩,做了一回有心人。
疫情爆發以來,口罩成為市民出行的“標配”。然而,劉永龍說,平日里,他就時常發現有人將口罩胡亂丟棄在路邊。他將自行車停在地鐵口,車筐里會時不時被扔進口罩,一旁的共享單車中,遭殃的也不少。然而,在雙江路站看到的一幕,還是令他有些吃驚——草叢中、圍欄上、綠化帶里,各色口罩星羅棋布。
平日里,劉永龍就是環保事業的熱心人。作為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的負責人,他在全國多個省市發起“守護海岸線”活動,設置海灘垃圾監測點。雙江路附近,正是監測點之一的濱江森林公園,地鐵站不遠處則是高新河。市民隨手亂扔的生活垃圾被雨水沖刷后,有可能順著河道入江入海。事實上,凈灘志愿者在海灘上發現的垃圾中,煙頭、濕紙巾、打火機等常見生活垃圾,就有可能沿著這一途徑而來。劉永龍希望,口罩不要重蹈覆轍。
上海海洋大學文化與法律學院社會工作系教師文雅正帶領團隊開展一項“廢棄口罩處理情況”問卷調查。“垃圾是分為可控和不可控的,口罩如果在使用后沒有妥善處理,很容易成為不可控垃圾,加重環境的壓力,而環境是有承載力上限的。”文雅說,希望通過問卷調查起碼可以讓更多的人意識到,一次性口罩要投入垃圾箱。
一次性口罩究竟該如何丟棄?在上海市政府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有關負責人曾做出明確說明: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口罩,可投放在干垃圾容器內,作為干垃圾納入處置系統即可,社區或公共場所并不需要專門設廢棄口罩收集箱。
也就是說,將廢棄口罩投入垃圾箱中,只是“舉手之勞”,一點也不難做到。
新民晚報首席發文人 陸梓華 實習生 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