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寫寫這個問題,整體來看,塑料是一個非常寬泛的行業,有顆粒料,用于注塑的,除了這,也有各種精密設備里面用的精加工塑料件,也有一些設備開發時做些3D打印,如外殼驗證等。
做工程技術的小伙伴,對這些應該非常熟悉了,那么你知道塑料機加工和其他成形方式的成本優劣嗎?我們來看一看。
比如汽車前格柵,從繪圖創造完成,如何實現呢,第一步選用3D打印較為合理,為什么?因為3D打印不需要開模具投入,不需要起訂量,一個就可以打印,隨時修改,成本最低度。這個階段,為了實現工程樣件,評估設計的缺陷,直觀的觀察和驗證,總不能都在電腦軟件上一遍一遍仿真檢驗吧。
第二步,定型后,需要測試所選材料的機械性能,比如抗拉力,強度等。3D受材料限制,只能用塑料機加工件來完成,通常選用PA66+GF30來機加工完成,機加的好處是一件也可以做,材料大多和開模注塑料通用,成本比3D打印肯定高,開模具前用機加工幾件來驗證設計的缺陷和材料的驗證,把風險降到最低。
第三步,待各種機械試驗完成后,定型選用哪款材料了,且設計定型了。這時可以考慮開模具了,模具成本比較高,前期的工作主要是驗證設計,驗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