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很多家電經銷商并不是害怕變革、變化,而擔心一些家電企業說變就變和朝令夕改的不確定:今天剛剛承諾的,后天就不兌現了,變臉比翻書還快。更讓一些經銷商沒想到的,一些家電企業這些年來一直是“嘴上說變”就是不行動。
何聲||撰稿
“有些事情,讓我們感覺很奇怪,也很無奈。明明是企業管理層做出的決策,要我們主動求變,積極擁抱用戶和客戶,一旦我們在市場上去嘗試一些涉及到創新變革的項目和活動,涉及到費用資金,可能要先投入后產出,或者先虧損后盈利時,不是涉及到財務管理制度上的不允許,就是企業管理和組織流程上就通不過,最終結果則是‘上面還在喊著要變,下面早就沒有空間和熱情’了”。
這兩年來,一線市場上的家電企業營銷人員、業務人員,在與家電圈聊起關于變革話題時,總是會說“變革很好,也必須要變”,但一涉及動真格,就很難落地。比如說,推動家電代理商向代運營商轉型,很多企業都在這么干。但是,如果只是營銷環節變革,而涉及企業內部的管理手段、財務制度不變,營銷變革根本推進不了。同樣,一些代運營商如果只負責營銷服務,而工廠負責的倉儲、物流配送,以及促銷培訓等配套服務跟不上,同樣會出現轉型的斷層和脫節,拖累市場業績的走低。
“變就變,不變就不變,但不能一會說變,另一會兒又說不變,對于我們這些經銷商來說,本身規模實力小、員工少、抗風險能力也弱。說實話,面對時代的更迭和產業的變化,最害怕的就是家電企業動不動就折騰一把,結果不只是影響了市場操作的連續性,而且很多變革發現從一開始就沒有想好,急忙推進之下一遭遇問題就走回頭路”。
不少家電經銷商,在與家電圈談起家電產業變革,特別是經歷合作伙伴家電品牌商的轉型時,發現最大挑戰并不在于“轉型”這個動作本身,而是轉型之初的計劃性、制度性,以及轉型過程中的挑戰性和實力等配套,都需要企業進行充分考量和全盤準備,否則很容易出現讓商家擔憂“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局面。一些商家就說,“市場本身是復雜的,一方面需要變化,另一方面又希望保持穩定性、連續性,一些家電企業以變化著稱,因為變革不管對錯都會落地和實施,而另一些企業則以模仿和跟進變化著稱,往往是承諾的變化兌現不會超過三成,最終就會在一線市場走樣、變調”。
這兩年來,一線市場上家電產業已經大步邁進產業升級和消費迭代雙變革的“深水區”,但很多家電廠商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經營挑戰。在家電圈看來,大部分挑戰與壓力,并不是來自于外部市場環境和經濟環境的變化,而是企業內部應對外部市場和消費變化的手段和方法,沒有及時突破和換新。換個角度來說,很多家電廠商的產品和營銷的變化速度,跟不上用戶需求和品質生活升級的變化速度;同時很多家電廠商過去幾年一直在說的變革轉型與創新,但真正落地的成果、舉措基本上也不會超過二三成。
面對這一系列困局和挑戰,家電圈認為,解鈴還需系鈴人。對于所有家電企業來說,擁抱時代的積極主動變革與轉型,一定是“自上而下”,從企業的決策層、管理層到經營、執行層,一步步連鎖反應、強勢推進,才能在一線市場上形成“水到渠成”的戰斗力;但是,一些家電廠商的變革,如果總是想著借助外部的力量,比如商家和用戶,產生所謂“自下而上”的倒逼局面,結果往往會出現“說的多,做的少;想的多,動的少”。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