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把飛機叫回來?能不能幫幫我們?”4月30日23:42,在和田機場,當天最后一班由和田飛往烏魯木齊的CZ6820航班按計劃已推出廊橋,準備滑行起飛。此時,在候機樓,一行3人的旅客正焦急的向南航和田營業處求助。
經初步了解,其中一名7歲的小旅客因手臂被拖拉機絞斷,需緊急前往烏魯木齊進行接臂手術。當地醫生告知,手術需要在6小時之內完成,否則細胞壞死后將無法治療。
“我們能不能乘坐這個航班?”望著已經推出廊橋的飛機,小旅客的父親滿含淚水的向南航工作人員求助。本著“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的原則,南航和田營業處和和田機場塔臺迅速將此情況反饋至上級部門。 經多方協調,南航向機組下達了“滑回廊橋,二次開門”的決策,全力幫助小旅客。
此時,在客艙中,101名旅客正在安靜地等待航班起飛。隨著“叮咚”的聲音,客艙響起了廣播_“尊敬的各位旅客,接地面通知,有一位旅客需要緊急前往烏魯木齊進行救治。飛機現在需要滑回停機位。感謝您的配合。”
雖然小旅客一行還未購票,但為盡快保障旅客登機,搶抓黃金救治時間,經和和田機場方面協調,南航決定先保障旅客登機。由和田機場開啟地面綠色通道,使用擔架將小旅客送至客艙。和田營業處為旅客出好機票,機場方面辦理其他手續。
在客艙中,接到保障通知后,機組立即分工協作。23_49,飛機滑回停機位,乘務組協調旅客預留出了寬敞的空間,準備好了冰塊等物品;23_54,負責此次航班保障任務的乘務長趙燕再次打開艙門,小旅客和家屬在醫護人員的陪同下登機;00_00,航班重新關門推出,00:09,航班順利起飛!
這是一趟與時間賽跑的航班。乘務組安排專人照看小旅客,觀察輸液狀況。因為注射了鎮定劑,但又必須保持清醒,乘務組一邊用濕毛巾給小旅客,一邊鼓勵道_“寶貝別睡,你好勇敢,一定不要睡覺哦······”幸運的是,飛機上還有一名醫生旅客協助乘務組一同觀察情況。旅客的眼眶紅了,乘務組也強忍著淚水,全體機組還湊了一些現金給孩子應急,小旅客的父親哽咽了,不停地說著_“謝謝你們”。此刻,雖然語言不通,但情意相通。乘務長趙燕紅著眼睛安慰道_“剛才機長讓我轉達您,我們會盡快把孩子安全送到烏魯木齊,愿孩子手術成功,請您放心。”
航班起飛后不久,遠在烏魯木齊的南航GOC(現場運行中心)大廳里,現場值班人員正緊鑼密鼓的與烏魯木齊機場方面就航班落地時刻和停機位進行協調。經溝通,機場晚20分鐘關閉,等待航班落地到位;將停機位由原計劃的145號協調至103號,緊鄰一號道口,確保旅客能夠在黃金時間段內下機前往自治區中醫院就醫!
5月1日1_36,航班順利抵達烏魯木齊機場。小旅客一行三人優先下機,現場等候已久的急救車第一時間將他們送往自治區中醫院。
“再次為航班延誤向您致歉,同時感謝您的理解和配合,感謝您同我們一起與時間賽跑開展這一場生命速遞。”在護送小旅客順利下機后,乘務長趙燕哽咽地向旅客廣播道。
安靜了片刻,客艙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廣東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