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強及行業競爭程度的上升,來自不同層面的風險考驗著房企的生存發展能力。房企既要應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又要實現內部高效管理,這就對經營管理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身處管理紅利階段,培育自身核心發展競爭力,才是新時代房企的決勝之道。
融信發布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合約銷售額829.66億元,同比增長37.5%,達成全年銷售目標的52%;合約建筑面積約403.45萬平方米,平均合約售價為每平方米20,564元。銷售回款率達到了84%,加之72%較高的去化率,均處于行業優秀水平。
優化組織架構,深入一二線布局
2021年,融信宣布新的組織調整動作,隨著公司聚焦一二線戰略的深入布局,將此前的10大區域集團調整為7大區域。通過精簡組織架構,加強對所在城市及區域的深耕,將更進一步打造融信綜合的經營能力。一直以來,融信的戰略調整方針始終為經營目標服務, “顆粒度”、“高效”等詞語,逐漸成為融信組織架構調整的關鍵詞。
在不斷進行優化調整的同時,融信也有著始終堅持的戰略目標。多年來,融信堅定不移地深耕核心城市,在此過程中深入洞察各深耕城市的區域價值、市場偏好及調控趨勢,在拿地效益的評估中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
融信上半年新增土儲依舊集中在深耕的長三角區域,新增土儲總建筑面積在長三角區域占比達71%,在優質一、二線城市的總建筑面積占比約86%。從城市能級分布來看,總土儲面積在長三角占比達到67%,在優質一二線城市的占比達82%以上。融信深耕長三角的優勢進一步鞏固,支撐業績的長期穩健增長。
打造強運營體系,構筑核心優勢
由于市場規律的變化與國家政策的調控,融信很早便意識到經營杠桿的重要性。找對準確的支點,并以合適的抓手,形成合理的力臂,從而將經營杠桿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融信全面推行大運營體系,以“運營意識”,向“投、融、管、退”等全部環節,做深度滲透,確保融信自集團到區域,從個人到群體,由部門到部門之間,形同一種高度協同的暢快運轉,以更敏銳的感知力、更快捷的執行力,適配市場環節的快速變動,努力抓住每一個窗口期,并實現價值的兌現與轉化。
此外,融信對于強運營體系的打造也體現在財務方面。通過合理安排銷售計劃,關注現金流的快速回正,公司得以實現銷售規模和經營質量的平衡;在營銷對利潤和回款的管理上,融信把重點放在提售價、提流速和降費率,將拿地到銷售的周期控制在平均6-7個月;在專項回款小組的設立和考核制度的擬定上,融信也已形成貫穿認購、簽約、回款等全過程的清晰考核,并與區域各條線人員全部掛鉤。
中報顯示,融信上半年凈負債率為75%,扣除受限資金后的現金短債比1.09,扣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69.7%,“三道紅線”繼續全部達標。此外,公司平均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至6.52%,融資能力持續穩健提升。
升級數字化平臺,ESG推動綠色發展
管理紅利時代,融信持續推進數字化平臺的優化,在原有系統平臺基礎上,新增成本、EHR、BPM等線上平臺的優化升級,形成了總部管理的有機整體。與此同時,公司持續優化主數據、計劃系統、招采系統、客戶關系管理、銀企直聯、智能收款、印章物聯等數字化系統。經統計,通過系統的優化與與改善,公司平均每條流程提效30%,數字化建設成效顯著。
除了積極的管理之外,融信積極響應國家建設綠色生態的號召,著力推動ESG發展。公司以獲評上海首個超低能耗建筑的融信旭輝世紀古美、上海七寶商務區首個美國綠色建筑協會(USGBC)LEED金級及美國WELL金級雙重預認證的融信上坤中心為開端,持續為ESG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專家表示,未來房企應轉變發展思路加強內功修煉,抓住城市發展結構性機遇,科學精準投資,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力,以數字化和組織變革賦能管理,從而助力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融信憑借管理智慧及ESG建設實現有品質的增長,其背后是戰略發展節奏和經營方向把控的融合,更是對于長期主義戰略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