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網>專題>新聞專題>喜迎黨代會 加快“三區一中心”建設
濱江潮涌 奮楫逐夢 ——臨湘市借力港航物流優勢推動沿江產業綠色轉型
時間:2021-09-05 11:04:09 來源:岳陽日報全媒體采訪中心
臨湘長江鴨欄港。 方繼純 攝
□岳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小弓 通訊員 許德軍
“首批46個高柜共計1600立方米的原木已經到港,很快就可啟動試生產?!?月3日,臨湘市中非經貿產業園湖南中櫳木業有限公司2棟新廠房內加工設備安裝接近尾聲,公司董事長唐志勇對于企業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中櫳木業是中非經貿產業園引進的首個原木國際貿易和木材加工項目,項目總建筑面積27000平方米,年木材加工能力100萬立方米,產品主要輻射湘鄂兩省市場。中櫳木業項目建成投產,意味著中非經貿產業園總投資6億元、占地600畝的一期項目正式啟用,也象征著臨湘市濱江產業帶綠色轉型翻開嶄新的一頁。
臨湘濱江地區緊鄰城陵磯新港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近年來,臨湘市不斷深化與城陵磯新港區的戰略合作,雙方共同組建了臨港新興產業園,下轄新材料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港航物流園、中非經貿產業園四個園中園,探索園區一體化發展模式,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招商,設施共建,利益共享,切實推動臨湘沿江地區綠色轉型發展。
毗鄰長江岸線的中非經貿產業園是雙方戰略合作的首個旗艦項目,項目規劃用地2400畝,總投資25億元,擬建設木材加工倉儲交易、綜合服務配套、農產品展示交易、礦產品展示交易、服裝展示交易、汽車展示交易、二手機械展示交易等7個產業和服務功能區。隨著中非經貿博覽會永久落戶湖南,湖南與非洲地區間貿易領域不斷拓寬,中非經貿合作產業園發展前景十分看好。目前,該園已入駐中櫳木業等3個項目,還有天津博古木業等4個項目正在緊密洽談之中。
作為中國中部地區中非產品交易市場重要的貿易平臺,中非經貿產業園之所以能夠落戶臨湘濱江產業區,主要得益于臨近的長江鴨欄港港航物流優勢。
臨湘市是湖南僅有的幾個長江干流臨江縣市區,擁有38.5公里長江干流岸線。鴨欄港是與岳陽港統一規劃建設的長江干流港口,已建成2個3000噸級斜坡式散貨碼頭,年設計吞吐量157萬噸。近年來國家大力整治長江岸線非法碼頭,鴨欄港經營形勢看好,今年1月至8月,該港貨物吞吐量已達130萬噸。
長江黃金水道是臨湘未來發展重要依托,新一屆臨湘市委明確提出了“港口興市”的發展戰略。作為引領臨湘濱江產業園區發展的引擎,新一屆臨湘市委對鴨欄港寄予厚望。7月底以來,新上任的臨湘市委書記王文華,臨湘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劉琦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近段時間分別與湖南港務集團負責人洽談尋求支持鴨欄港提質升級改造、拓寬雙方合作領域,與城陵磯新港區負責人商討加速推進共享共建產業園區建設,并明確了“以經濟發展比實力,以產業項目論英雄”“用實際成效檢驗干部的本領和水平”的鮮明工作導向,切實推動重大項目落地開工和加快建設。
目前,總投資5.2億元的鴨欄港提質升級改造項目審批立項省內程序已接近尾聲,正待報國家相關部委審批。該項目擬在鴨欄港改擴建2個立式件裝箱碼頭和1個立式散貨碼頭,項目建成后3000噸貨輪可常年??看a頭,鴨欄港每年作業時間可增加一倍,貨物吞吐量可擴大2倍,達到年吞吐量480萬噸。屆時,臨湘鴨欄港有望成為周邊地區重要的件裝、散貨航運集散中心,臨湘濱江產業區將具備承接大型裝備制造等依托港口物流大進大出項目落地。
緊鄰中非經貿產業園的濱江地區分布著長達2公里的化工產業帶。近年來,臨湘市以壯士斷腕的氣魄破解“化工圍江之困”,朝著“2022年底沿江化工產業整體退出”的目標穩步推進。新一屆臨湘市委常委班子上任后,立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沿江化工產業整體退出工作,確定了分別由一名市委常委會組成人員聯點一家退出企業,調整充實7個工作專班強力推進13家沿江化工企業整體退出搬遷工作。根據規劃,沿江化工企業騰退土地將重點發展港航物流相關產業。
臨岳一體化發展加速推進,港航物流優勢正在顯現,臨湘市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形勢喜人,該市將于9月8日舉行2021年度第二批重大項目簽約、開工、竣工儀式,屆時將有年產6萬噸碳纖維絲、年產30萬噸雙氧水、年產1000萬噸機制砂等12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項目總投資104.2億元,預計年新增納稅額7.646億元;另有湖南穆迪新能源鋰電池項目等13個項目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29.7億元,預計年新增納稅1.69億元。
擺脫對傳統發展路徑的依賴,短暫陣痛之后,必將迎來光明的發展前景。臨湘市委書記王文華表示,臨湘擁有湖南近四分之一的長江干流岸線,該市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托,堅定不移推動臨湘沿江產業綠色轉型,充分發揮好“岳陽長江百里綠色經濟發展走廊”主陣地作用,為助力湖南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岳陽建設“三區一中心”而主動作為,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彰顯責任擔當,憑借綠色經濟引領臨湘全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