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時刻新聞
同學們,大家好。
為了讓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成為北斗的原住民,今天田老師帶大家“分分鐘”了解北斗的“毫米級”定位。表面上看似簡單的監測設備,是如何與天上的北斗衛星聯系起來,監測周邊路橋、建筑設施、山坡的變化的呢?
其實啊,接收設備就如一臺收音機,把北斗衛星發射的信息接收后,由計算機進行處理,能及時發現監測項目地表表層的細微變化,發出預警。這些北斗監測設備通過射頻模塊捕獲、鎖定多顆北斗衛星從太空中發射電磁波信號,通過內部數據轉換模塊將北斗信號轉換為測距數據和高精度載波數據,高采樣率數據實時發送到云平臺數據中心;云平臺再對北斗數據進行解碼、誤差模型分析、高精度基線差分解算得到毫米級的三維定位結果。北斗監測設備的任何細小變動,都能通過三維坐標數據實時反饋到云平臺,達到結構監測的目的。
“分分鐘”如果沒弄懂的話,可以多看幾次,再找一下“度娘”,田老師的老師教過田老師一句話:勤能補拙。
本文來自【紅網-時刻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