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臺海網
臺海網9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林利萍見習記者鄭麗金/文陸軍航/圖)你知道嗎?還有這么一群人,他們能看見卻不愿和你相視,能說話卻很難與你交談,能聽到聲音卻總對你置之不理……到了工作的年紀,他們要找到一份工作很艱難,有了工作也很難獨自一人去上班,他們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
對于普通人來說,自己上下班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但對于一位自閉癥患者來說很艱難,需要他的就業輔導員帶著他將上班的流程重復好幾次,他才能完全做到自己上下班。
在“有愛朝鷺,無礙未來”支持性就業項目的幫助下,不少身心障礙人士獲得了工作機會。
“星星的孩子”畢業后找到工作
銳華今年21歲,一位自閉癥患者。一次偶然的機會,銳華媽媽接觸到了“有愛朝鷺,無礙未來”支持性就業項目。在該項目的幫助下,今年8月份,銳華開啟了他從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畢業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成為廈門臺和電子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
9日下午,導報記者在廈門臺和電子有限公司的工廠內見到了銳華。他穿著藍色工作服,低著頭面無表情專注工作。他的工作內容就是扭簧組裝,2秒能組裝一個。廈門臺和電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林建斌介紹,正常員工一天能組裝8000多個,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現在銳華一天可以組裝4000多個。林建斌表示:“雖然和正常員工沒辦法比,但是現在銳華的工作完成度還算可以。多鼓勵他,他速度就會快些,也可以按照標準做?!?/p>
現在,銳華可以早上一個人出門坐車到工廠,8點開始上班,傍晚5點10分下班后,一個人坐車回家。銳華有現在良好的工作狀態,離不開“有愛朝鷺,無礙未來”支持性就業項目的支持。項目為銳華配備了一位專職就業輔導員施女士。上班初期經過3天的陪伴帶領,銳華熟悉了上班的流程和同事,施女士才放心讓他一個人到工廠上班。上班期間,銳華有什么情況她也能及時與用人單位溝通處理。
組織多種活動幫助孩子慢慢走出來
王愉跟銳華一樣,也是一位自閉癥患者。目前,他在廈門一家東南亞餐廳后廚打工。王愉的就業輔導員也是施女士。在前期家訪中,施女士了解到,王愉的情緒比較不穩定,容易鬧小脾氣,就給王愉介紹到這家上班時長較短、包容性較好、員工較友善的餐廳工作。
現在,王愉還處于上班期間需要施女士陪伴的階段。有時,王愉會鬧脾氣離開工作崗位。施女士用王愉聽得懂的方式與他溝通,及時安撫他的情緒。施女士說:“王愉還沒有適應過來,經常會出狀況,餐廳那邊說一定要我在,才敢讓他過去上班。我現在就多陪他去上班,讓他慢慢適應,這個著急不得。”
“像銳華、王愉這樣只需要一定支持,就可以走出來上班的自閉癥患者還是很少的,大多數是不愿意走出來的,就算有陪同就業輔導員,也沒辦法上班?!笔┡扛嬖V導報記者,他們會組織一些企業開放日、商場匯演等活動,鼓勵更多身心障礙人士參與活動。她說:“讓那些還沒辦法走出來上班的身心障礙人士多一些接觸外面的機會,多一些就業選擇機會,讓企業看到他們、接納他們,幫助他們慢慢走出來?!?/p>
據了解,“有愛朝鷺,無礙未來”支持性就業項目由福建省南極光公益服務中心執行,通過引入專家團隊的專業支持,培訓就業輔導員,鏈接愛心企業,就業輔導員陪伴支持上崗,幫助身心障礙人士就業。截至2021年7月,項目有近百名企業家參與、支持了200多個特殊家庭,服務近百名特殊孩子,在麥當勞、朝鷺學堂等愛心企業中成功實習、就業,成功率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