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有一位企業家說過,不論擁有了多少的資本,可我們仍舊無法知曉市場的下一刻到底會發生什么。唯有眼光獨到,膽子夠大,才能在市場中迅速勝出。
在商業爭斗當中,我們要想勝出,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眼光和準備。
同樣的道理,對于這漫長的人生,其實沒有人知道它下一刻會發生什么。這個時候,我們則需要有一定的眼光和籌劃,方能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然后安穩一生。
很多人會覺得,人生哪有那么復雜呢?為何需要做那么多的事兒呢?
其實,并非是人生復雜,而是我們所處的環境復雜。一旦環境發生變化,那我們的人生也會發生變化,這是必然的情況。
比如說經濟環境出現了問題,那我們的職場生活也會受到影響。比如說出現了什么疾病,那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會受到波及。
而在如今這個社會,壓力最大,所遭遇問題最多的一代人,應該就是70后了。
人到中年的70后,他們是辛勤付出的一代人,也是過得不容易的一代人。尤其是在內卷的環境中,人到中年的他們所過的日子也特別不容易。
未來十年,70后將要面臨這幾個“風險”,愿你能做好心理準備。
02
未來十年,70后將面臨“養老”的風險。
在如今這個“老齡化”愈發嚴重的時代當中,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面臨“養老”的問題。
不過,對于70后來說,他們的“養老”壓力要比其他人大很多。因為他們已然奔五了,很快就得奔六了,晚年離他們越來越近。
而且,70后的父母大部分還在世。這個時候,他們則需要面臨兩份“養老”的責任。一份責任是為自己養老,而另一份責任則是為了父母養老。
對此,相信人們都會疑惑,為何70后非要承擔兩份養老的責任呢?難道說70后的兒女們都不為父母養老嗎?
首先,如今人均壽命提高了,哪怕70后這代人60歲了,他們也有可能為父母養老。
其次,便是如今社會的競爭愈發激烈,內卷愈發嚴重。這個時候,70后的孩子們,他們別說養活父母了,他們能養活自己就很不錯了。
這兩個問題雜在一起之后,70后就得承擔起為自己和父母養老的責任。說得難聽一點,我們還需要不斷地幫助兒女后輩,一個人承擔三代人的責任。
03
未來十年,70后將面臨“未富先老”的風險。
一個人打拼多年,那他至少能存下不少的錢財,以此來讓他安度晚年,余生無憂。
可是,這只是理想中的狀態罷了。在現實生活中,要想把錢存下來,這是特別困難的問題。不是說你存不了,而是說很多人都沒錢可以存。
在一線城市養老,需要花費400萬。而在普通的省會城市養老,也需要花費上百萬的錢財。這個時候,70后根本無錢可存。
還有一些70后,他們在前幾年二胎開放的時候生了第二個孩子。也許,他們今年四五十歲了,孩子才剛讀幼兒園,或者剛讀小學。
二胎,說得好聽一點是第二個愛情結晶,可說得不好聽一點,不過是一只“吞金獸”罷了。
一個孩子都需要投入不少的錢財,而第二個孩子,絕對需要投入更多。更何況在今時今日,教育資源本就需要用“大價錢”來獲取的。
除了二胎的問題,70后還需要考慮中途失業的問題。如今這社會,有很多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他們啥錯事兒都沒做過就被人給辭退了。為何?因為很多企業都需要年輕的勞動力。
這個時候,當工資收入存在問題,生活花費愈發增多之后,那“未富先老”就會成為現實。
04
未來十年,70后將面臨“人生迷茫”的風險。
隨著環境壓力的逐漸增大,其實哪一個地方都存在“內卷”。而只要內卷變得愈發嚴重,那每個人都要面臨“生活不穩定”的風險。
一般來說,如果你能夠在一家企業工作到老,那你的生活則是特別安穩的。不過,在今時今日,沒有一個行業是安穩的,除了事業單位。
更重要的是,一旦中年人失去了安穩,那他們的晚年也不會過得幸福。
因此,我們能發現,現如今“抑郁癥”在中年人群中蔓延著。有些人因為壓力太大而患了精神疾病,有些人因為問題太多而未老先衰。
有這么一個朋友,他今年43歲,剛剛在深圳買了房。他和妻子給了三百萬的首付之后,還需要每個月還三萬多,接近四萬的貸款。這一還,便是二三十年的時間。
在買了房子之后,他的妻子特別擔心他,因為妻子發現,丈夫的神情愈發恍惚,壓力也大了不少,甚至還出現了想要輕生,看不到希望的情況。
像這樣的人,其實如今真的很常見。我們之所以只看到了生活美好,歲月無憂,只是因為我們只看到了生活的表面而已,還有很多人,他們有可能活成了最為卑微的模樣,直接被社會給忽略了。一切,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