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舒適的環境
昨天給大家分享了收納整理,讓“小家”變“大家”。但即使這樣,你是不是仍處于這樣的困境,每天都在整理房間,家里卻還是一團糟。你覺得很苦惱,覺得自己是一個不擅長整理的人,生活怎么這么不順心呢?
世界上,有沒有一種整理方法,一旦收拾整齊之后,就不會再亂呢?今天我將為大家繼續分享:
第一部分:整理的兩個誤區,看看自己是怎么陷入不會整理的怪圈中的。
第一個誤區:一點一點地整理。很多不擅長整理的人都會生出這樣的想法:“哪怕一口氣整理好了,還是會亂的,要不我就每天整理一點點好了”。聽起來好像挺有道理的,然而,不過是自己安慰自己的想法。
為什么每天整理一點點沒有什么效果呢?這是因為如果沒有在短時間內看到成功,人們往往很難有做好一件事情的動力,只會越來越懈怠。
所以整理的秘訣是,不是一點一點整理,而是一口氣整理完畢。
成功的整理會讓整理的人在一口氣整理完后感受到整理的神奇效果,然后打從心底希望房間不會再回到凌亂的樣子,這樣之后才會有動力堅持,讓房間始終維持再整理好的狀態里。
另一個誤區是:按場所整理。很多人都會采用今天整理一個房間,明天整理另一個房間,每一次整理完也都會有一定的成就感,但是漸漸地會發現,昨天在這個房間整理了衣服和化妝品,今天在這個房間又整理了衣服和化妝品,反復整理同樣的東西,沒完沒了。
那該如何整理才好呢?正確方法應該是按物品類別整理,而不是按場所整理。比如今天整理好所有的衣服,明天整理好全部的化妝品,后臺將各處的書都放回書架,像這樣一類一類整理,才能真正整理好。
接下來我們來講第二部分的內容:整理的方法。整理并不難,只要做好“先丟棄,后收納”者兩大步驟就可以了。
第一、先丟棄
為什么要強調先丟東西呢?試想一下,如果你在整理的過程中,總是想這個東西收到哪里好呢?抽屜放不放得下?這樣整理的速度就會大大降下來,所以先完成丟棄的動作,再去想怎么收納的問題,這樣才能在短時間內整理完畢。
當然,丟東西不是隨便丟,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就開始丟東西,結果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1、丟棄的目的,也就是整理的目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在整理好的房間里生活是什么樣子的,比如在干凈的地毯上坐著,聽聽音樂、喝喝咖啡、敷敷面膜。
接著,想想你為什么想要過這樣的生活呢?是因為工作太累?還是因為別的什么原因?盡可能深入地去思考,因為你想得越深入,整理的成果會越好,也越能持久地維持整理好的狀態。
整理的最終目的不過是為了讓自己得更幸福。
2、確認丟棄目的后,我們可以開始丟東西了,那丟棄的基準是什么呢?很簡單,就是“觸碰時是否心動”。
丟棄的時候,往往關注這個東西是不是壞了、是不是可以丟掉了,這樣我們最終丟棄的物品會非常少。
以心動為基準去判斷該不該丟棄才是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把東西拿在手中,用心去感覺,心動就留下,不心動就丟掉。只有被自己喜歡的物品圍繞著,你才會覺得幸福,難道不是嗎?
3、實際該怎么進行丟棄,那就是從易到難丟棄:先衣服,其次是書籍文件、各種小東西,最后才是紀念物。
衣服一般是喜不喜歡,不喜歡就可以丟了,整理的速度也比較快。
書籍文件,留在衣服之后,看是否會用得著就可以選擇丟或者不丟。
把紀念品留到最后,是因為這些更容易勾起你的回憶,需要你花 很多時間去判斷是否心動。
第二、做完了丟棄的步驟,就可以進入收納的步驟了,將分享三個重要的收納方法:定位收納、直立收納和集中收納。
1、什么是定位收納?簡單來說,就是“物歸原位”。你只需要做好兩件事情,一是決定好每一個物品的位置,二是每一次用完都收回原位。
如果你決定好了每個物品的位置,每次用完都放回原位,那房間不就始終維持在整理好的位置了嗎?哪里還會再變亂?
定位收納一定要毫不遺漏地決定每個物品的定位,因為只要有一個物品沒有被決定好位置,房間變亂的可能性就會增大,你會慢慢地把類似的物品堆在一起。
2、第二個收納方法是直立收納。不管是衣服還是書籍,有些人喜歡無止盡堆疊,隨著東西不斷增加,壓在底下的物品早已被遺忘,沒有絲毫存在感,直至最終被丟棄。
3、第三個收納的方法是集中收納,就像我們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類物品收納在一起,會讓你的家看起來清爽整潔,而你也能清楚地記得哪一類東西集中放在了哪個位置。
最后,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如何避開整理的兩大誤區”:一點一點地整理和按場所整理兩大誤區。我們應該一口氣整理好,應該按物品類別整理。“如何進行整理的兩大步驟”,學會先丟棄、后收納的兩部曲。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希望大家都可以成為整理達人,提高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