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是不是只有假冒偽劣藥品才會有不良反應?
答:不是。藥品不良反應是藥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藥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應,包括質量合格的藥品。
72.許多人治病時,好幾種藥一起吃,這樣好不好?
答:有些人病情復雜,需要同時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品。合并用藥的品種越多,藥品之間可能出現相互作用的幾率越大,引起不良反應的可能性更高。因此,聯合用藥需謹慎,如確需合并用藥建議咨詢醫師。
73.是不是中藥的不良反應比西藥少?
答:中藥的使用講究辨證論治,應合理選擇品種和用量。但是中藥也是藥品,和西藥一樣,也可能發生不良反應,因此在使用中藥時應關注不良反應的發生。
74. 有人說,除已知的有毒中草藥外,一般中草藥沒有什么毒性,多服一些沒問題,這種說法對嗎?
答:中草藥之所以能有治療作用,是因為其中含有有效成分,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也會引起不良反應。當長期或超劑量使用時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增加。因此,應嚴格按照醫師處方劑量服用,不能隨便多服。
75.中藥的劑量越大、療效就一定越好嗎?
答:不能這么認為。許多中藥在不同的劑量具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川芎在小劑量時能收縮子宮,大劑量時反而能使子宮麻痹、 停止收縮。因此,同西藥一樣,中藥也有規定的使用劑量。如使用劑量過大,不但會影響療效,還可能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
76.滋補藥會引起藥品不良反應嗎?
答:滋補藥也是藥,不同的滋補藥適合不同人群。藥品本身都有兩重性,在起到滋補作用的同時也可能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應。例如有服用人參后引起皮疹、咽喉刺激感、精神興奮、失眠、易醒、神經衰弱、血壓升高或血壓下降等的不良反應報告。
77.中藥、西藥一起吃,會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答:中藥、西藥一起吃也可能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因此建議中西藥聯合使用時咨詢醫師或藥師,切忌盲目用藥。
78.維生素、礦物質類會引起藥品不良反應嗎?
答:維生素、礦物質類藥物也是藥品,也會引起藥品不良反應。例如有人口服維生素 E 軟膠囊后發生耳鳴、耳聾等不良反應;有人服用碳酸鈣維生素 D3 片后出現腹脹、便秘、惡心等胃腸不適癥狀。
79.常用的抗感冒藥有什么不良反應?
答:常用的抗感冒藥多是由幾種成分共同組成的復方制劑,常含有對乙酰氨基酚 (又稱撲熱息痛)、阿司匹林、偽麻黃堿、 氯苯那敏(又稱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成分。這些藥品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皮疹、嗜睡、胃腸道反應等,部分藥品還可能引起嚴重不良反應。例如,有服用含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藥后發生嚴重肝臟損害、大皰性皮疹的不良反應報告;再如,有服用氯芬黃敏片(感冒 通)后出現血尿的不良反應報告。因此,使用抗感冒藥也應警惕不良反應的發生。
80.退熱藥使用時應注意什么?
答:發熱是機體的一種防御反應,發熱時機體的吞噬細胞功能加強,白細胞增加,抗體生成增多,這些都有利于殺滅細菌與病毒。所以,感冒發燒,如非高熱,一般不主張用退熱藥。退熱藥只是對癥治療,使體溫降低或恢復至正常水平,不同的熱型是某些疾病的特征,使用退熱藥可能掩蓋病情,不利于醫師做出正確診斷,延誤治療。常用的退熱藥經常含有對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 布洛芬等,這些藥物可能引起不良反應,使用時要避免含相同成分的藥品聯合使用。
10、《藥品不良反應知識100問》之十 藥品上市后為何還會修訂藥品說明書?
[編輯:喬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