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會對自己身體的健康有或多或少的關注,平時也會散散步、做做運動之類的,以此來保持自己身體的健康。
但是在我們平日的生活里,有一些瑣碎的生活細節,在常年累積之下,是會形成一些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不利因素的,而有時我們對于這些習慣所造成的不健康后果卻完全不了解。
然而生活中這么多零零碎碎的小事,我們并不能把每一件事情都逐一去確認,了解它對于我們的身體健康是否有危害。但是關于自身身體健康的問題,我們還是要時刻保持警惕。
那生活中究竟有哪些小事,是我們平時容易忽略的,而且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沒有益處的呢?
一、飯后吃水果,有助消化么?
應該有部分小伙伴平時在吃完飯時,都有吃水果的習慣。不過今天我想告訴大家,其實飯后吃水果,對于食物的消化雖然有幫助,但吃法如果錯了,也會有危害。
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這些纖維在腸胃里是無法被消化的,但是膳食纖維的吸水溶脹性能有利于增加食糜的體積,從而刺激胃腸道的蠕動。
在這樣的刺激之下,腸胃的消化能力確實會有所提升,但如果是在我們原本就已經是飽腹的情況下,再進食水果,也有可能會引起胃脹氣、泛酸或是腸道便秘等情況發生。
所以,如果大家飯后想吃水果,建議也是在飯后一到兩小時后攝入,這樣對于身體的消化才是有幫助的。
二、每天喝水,是喝得越多越好么?
答案當然是錯的。香港中文大學陳楠醫生曾說過:“每天喝水不是越多越好!你的身體是一個平衡的系統,你的腎臟每小時只能排出800—1000毫升水量。1小時內喝水超過1000毫升,會導致低鈉血癥。”
補充水分固然重要,但喝水也應適度適量,喝水也并非喝得越多越好。人體在補充水分的同時,還會通過尿液、糞便、呼吸及出汗等不同方式排出水分,人體補充水分和排出水分大多處于一種動態平衡狀態。
長期飲水過多,可能會使腎臟長期超負荷工作。從而導致身體出現頭暈、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濟、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血壓升高等癥狀,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俗稱的“水中毒”。
所以,喝水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我們只需要喝適量的水,讓體內水分的補充和排除達到平衡即可。
三、喝咖啡真的能有效提神么?
對于不少熬夜加班的朋友們來說,咖啡應該是常伴在手的“工作伙伴”了。當自己感覺到困意的時候,沖上一杯咖啡來提提神,也能讓自己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但是用這樣的方式來提神,只是通過攝入咖啡里的咖啡因,以此來刺激大腦,強迫大腦達到一個清醒的效果,對于真正緩解大腦疲勞的恢復,是沒有效果的。
反而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強制大腦繼續工作,還會對我們的心血管系統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傷。所以,當我們感到疲勞的時候,是不建議通過喝咖啡來提神的,適當的休息才是蕞好的辦法。
四、溫水洗臉對皮膚更好
應該有不少人和喜哥一樣,平時洗臉會犯懶,懶得煮溫水,直接用水龍頭里流出來的涼水洗臉。但其實這樣洗臉,臉部反而達不到清潔的效果。
當面部皮膚遇到涼水的時候,毛孔就會因為涼水的刺激而急劇收縮,在這過程中我們就很難將毛孔內的油污清洗干凈,從而導致面部會有一些粉刺生長出來。
而如果用熱水,面部的毛孔又會迅速擴張,會使得面部容易產生皺紋。所以,清洗面部的時候溫水才是蕞合適的,25—30度的水,與面部溫度相符,用來洗臉再好不過了。
五、賴床幾分鐘,人也會更清醒么?
美國新澤西的“巴黎速度學校”體能教練馬丁·魯尼指出:“早上賴床的時間睡眠根本沒有質量,等于沒有。”賴床并不會使人醒來后更精神,反而會讓人困意更濃。
人的體內生物鐘是每90分鐘循環一次的,如果我們早上醒來是自然醒的情況下,就不要再繼續賴床了,因為如果我們再次入睡,身體就會進入下一個90分鐘的循環里。
所以,我們如果在30分鐘或是40分鐘后醒來,就會破壞這個循環,自身也會感覺無精打采,甚至也會有頭暈的癥狀。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有時起來之后反而覺得自己沒睡夠的原因。
生活細節無小事,健康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之中,如果我們能夠提早知道,就可以避免不正確的生活習慣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傷害。
雖然現在信息技術發達,獲取信息的途徑也有千千萬萬,人們的“養生”意識也在提高,但是有些細節仍然很難被我們所悉知。
所以,不要再讓這些不健康的習慣傷害自己的健康啦,從今天開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一個愛護自己的人。
你還知道哪些健康小細節容易被忽略?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哦
“點贊”和“評論”走一波哦
*本文部分圖片素材源自網絡
版權歸原所有
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