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繁花似錦、車水馬龍,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到了壓力,這種壓力慢慢地轉變成了焦慮,甚至是提前“衰老”。很多二十幾歲的人,整天地計算著生活的“收支”,活得死氣沉沉,甚至不敢喘息。是啊,很多時候,應驗了那句俗話“空氣中散發著金錢的味道”,這不是諷刺,是一種真實的心情。
但矛盾點在于:大城市的資源和就業機會,我們為了下半生、為了子女,不得不背井離鄉拼一把,哪怕是拼得鮮血淋漓,可至少我們還有拼的機會,像我們的父輩,很多人就更無法適應現代的節奏,不得不呆在家鄉,他們渴望子女成龍成鳳,哪怕是比自己“強一點”。
作為新一代的人,我們很多時候不應該只知道打拼,我們被社會灌輸了太多關于“拼搏”的故事,然而沒有人告訴我們:選擇比努力重要,或許那時我們還不會選擇,也沒有機會選擇。但是到了一定的年紀,就不得不想這個問題:努力了近半生,究竟想在哪兒生活?
說到發展與基本不錯城市圈,未來的華夏數一數二的是長三角與珠三角,核心也就是灣區與上海都市圈,上海、深港、北京這些地方,注定會成為華夏城市的“代名詞”。
競爭沒有一線城市大,但潛力無限的城市有:成都、廣州、重慶、西安、南京、蘇州、杭州、武漢、天津。無論是什么階段,這些城市都是一線的有力競爭者。
還有很多美麗的城市,無論生活還是設施,都很發達,例如:長沙、無錫、寧波、合肥、廈門、青島、鄭州、大連等等,太多太多,在華夏這片土地上,已經不是30年前只有北京、上海的城市了,年輕人選擇奮斗的城市變多了,年長的人選擇安家立業的機會也多了。
選擇這座城市,我認為蕞重要的是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老婆孩子在哪,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家”就在哪兒,當然還有父母、事業、經濟和資源這些因素決定著,蕞后就看自己喜歡哪個城市了,既然是選擇“安居樂業”,當然是理性與感性的綜合考量。如果只是剛畢業的那種奮斗,考慮的因素就會少得多。
奮斗,不僅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與父輩的倔強,也為了自己能有一個幸福的“終點”,既然是跟幸福有關,那就不單單只是“金錢”了,還有心境、舒適,還有那里的人和文化,還有蕞重要的一點就是家人在哪兒。祝愿所有跟我一樣年紀的80、90后都能找到幸福的“終點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