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害怕黑洞,但是說真的,天際之外到底有多少黑洞?恒星質量黑洞、特大質量黑洞….我們的宇宙到底被多少黑洞占據?
圖解:超大質量的黑洞是隱藏在星系中心的巨大密度物體。來自:NASA/JPL加州理工學院
目前人類已知的黑洞一共有兩種: 由大而重的恒星組成的恒星質量黑洞,還有處在星系中心的特大質量黑洞。
大約有千分之一擁有足夠大質量的恒星在殞滅時會變成黑洞。光在我們的銀河中就有1000億恒星,這就意味著存在大約1億的恒星質量黑洞。而在目前可探知的宇宙中,有成千上萬這樣的星系,也就是說,還有更多的黑洞存在。事實上根據數學推導,每秒都會有新的黑洞產生。那么可以據此推斷,整個宇宙大約有千分之一是“標準”恒星質量黑洞。
圖解: 位于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推估質量達太陽的數十億倍。這是人類史上第壹張直接對黑洞觀測的天文影像,由事件視界望遠鏡所拍攝,發表于2019年4月10日。
特大質量黑洞就另當別論了。星系中心黑洞距離我們約26000光年,學名人馬座A星,出于方便我們不妨簡稱該類黑洞為凱文星(Kevin)。當然,科學家不可能無故將其冠以“特大質量”的名號,凱文星的質量大約為太陽的410萬倍。
圖解: 大麥哲倫云面前的黑洞(中心)的模擬視圖。請注意引力透鏡效應,從而產生兩個放大,以星云蕞高處扭曲的視野。銀河系星盤出現在頂部,扭曲成一個弧形。
凱文星巨大而又令人生畏。我們不妨假設自己是處于凱文星附近區域的行星,僅從質量層面考慮,你認為凱文星占據了星系幾何?
盡管凱文星可能嗎?稱得上特大質量,但它其實又非常渺小,因其只能勉強占據銀河系總重量的萬分之一。所以,準確地說,如果我們把所有凱文星的質量,加上所有恒星質量黑洞(又名“小凱文星”)的質量,我們能得到萬分之十一這樣渺小的比率。
圖解: 質量達太陽10倍的黑洞之計算機模擬圖
事實證明,這個比率在宇宙尺度上成立,宇宙中所有天體的質量都差不多。所以,據我們所知,11萬分之一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除非…暗物質也是黑洞。暗物質占據了整個宇宙約超過四分之三的質量,它不吸收光線,或者通過任何方法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我們只能通過探測其的質量影響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圖解: 從引力透鏡產生的效應,星系團CL0024+17內部被發現存在有一個暗物質圈,在這張哈勃太空望遠鏡像片里以藍色顯示出來。
天文學家認為暗物質可能是原始黑洞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些微觀黑洞達到或者超過了小行星的質量,并且只能在宇宙大爆炸后的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
關于原始黑洞的探索還未獲得任何證據,大多數科學家也不相信上述原因是一個可信的解釋。但若該解釋真的成立,那么整個宇宙幾乎完全是由物理學發展帶來的黑洞噩夢組成。
圖解:藝術性的輻射狀黑洞。圖片美國宇航局
如果不是如此,那么在遙遠的將來,一切皆有可能。如果有足夠的時間,所有的恒星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的凱文星將吸納宇宙中所有存在的物質。
10萬億年后,宇宙中的一切要么落入黑洞,要么被拋到逃逸軌道上。接下來,這些黑洞會如史蒂芬霍金預測的那樣,隨著時間慢慢蒸發殆盡。
再過10的66次方年,蕞小的恒星黑洞就會蒸發。而蕞大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消失可能需要10的100次方年的時間。此后,黑洞將不復存在。
你是怎么想的呢?世界將布滿黑洞,還是根本沒有黑洞了?在下面網頁中評論告訴我們你的看法。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phys- Fraser Cain-碎瑜之喜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內聯系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