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與夫人薛明
前言
她和林彪妻子葉群是同學、戰友,后來都成了“元帥夫人”;
賀龍曾對她說:
“咱倆工農結合,你看多好!”
1975年江青對她說:
“你好威風么!還有站崗的。”
她究竟是誰?在她的身上又發生過怎樣的紅色故事呢?
薛明
今天的正史觀察要和大家講述的,便是十大元帥夫人——賀龍妻子薛明的故事。
經人介紹,結識葉群
薛明,原名王愛真,母親姓薛,參加革命后使用母姓,更名薛明。她于1916年出生于河北霸縣,自小便失去父親,與守寡的母親和妹妹苦度生活。
薛明的父親有兄弟7人,只有六弟因天資聰明,由其他六兄弟掙錢供他一人上學讀書。這位薛明的六叔靠著文化知識進了中東鐵路,給蘇聯方面的管理人員當了翻譯(當時中東鐵路由中蘇共同管理)。
薛明小學畢業后,家里太窮,實在拿不出錢來繼續供她上學。六叔不忍心看她輟學,便出資讓在住在天津的家中,后考入了天津市三八女中。女中校長張秀井,是彭真夫人張潔清的姑姑,曾擔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婦女部長,教師中也有幾名是共產黨員。
一二九運動宣傳畫
于是,在她們的影響下,薛明開始走上革命道路。薛明19歲那年,爆發了“一二?九”運動。北平、天津大中學生站在運動的前列,薛明人生第一次受到了革命的洗禮。她上街游行,呼口號、撒傳單,參加讀書會、歌詠會,后來又成為學生運動的秘密聯絡員。校園里總能閃動著她不知疲倦的身影,大街小巷響徹著她和同學們激昂的歌聲。
1936年3月,20歲的薜明秘密加入了我國共產黨。她和幾個秘密黨員、進步同學創辦了個進步刊物——《天津婦救會》。薛明幾乎擔負起組稿、出版、發行的全部工作。她向各校送刊物時,結識了許多學生運動的骨干,其中就有辛亥革命著名領袖人物黃興的兒媳婦王玉林。
當時,薛明要王玉林介紹一些運動骨干。王玉林就介紹了葉群(當時名叫葉宣敬),葉群在北平師大女附中讀書,轉來天津不久。薛明和葉群從此相識,開始了她們之間幾十年的恩怨糾葛。
葉群
7月下句,日本調集重兵向北平、天津進攻,并出動大批飛機狂轟濫炸,薛明和葉群都參加了“天津流亡同學南下抗日請愿團”。沒有路費,薛明和其他幾名同學就賣了三輛自行車,得了90元錢,立刻和十幾名同學上路了。
請愿團路經濟南,時任山東省主席的韓復榘卻下了驅逐令:
“你們到別處宣傳抗日去,別把日本人給老子引進山東!”
之后,他就下令把學生們押上火車,送到浦口,似乎日本人侵入山東是學生“引進來”的。
來到南京的流亡學生匯集了全國各地的救亡骨干,他們開展了大規模的逼蔣抗日的請愿活動。此時日本侵華戰爭已全面爆發,老蔣已無退卻余地,被迫表示抗戰決心:
“只要戰端一開,就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之決心......”
南京政府給每個流亡學生發了一本開展“新生活運動”的書和5元生活費,把他們編入了“戰地服務訓練團”。薛明對幾個同學說:
“咱們是拿他的錢,造他的反。”
葉群和女兒
南京淪陷前夕,訓練團撤往江西,在南昌,經新四軍駐南昌辦事處負責人陳少敏的介紹,薛明和葉群到雷潔瓊領導的江西省婦女生活改進會工作。這是一個進步的抗日團體,任務是發動婦女投入抗日戰爭。團體中各色政治觀點雜處,有國民黨員、共產黨員,也有中間色彩的婦女,薛明按照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團結各種政治派別的婦女,宣傳抗日救國,發動婦女,工作很出色。
薛明來到延安,成了“女大”指導員
薛明向往延安,經組織同意,她告別了雷潔瓊,和葉群等一起于1938年夏進入全國進步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薛明去了中央黨校學習。
1939年,薛明又轉入我國女子大學,這時薛明23歲,性情溫和,做事細心周全,很有大姐之風,所以學校委派她做了女大特別班的指導員。這個班的學員大都是經過長征的女兵,出身苦,也能吃苦。吃發霉的小米,她們還樂呵呵地說:
“比長征吃草根樹皮好多了。”
薛明很感慨:
“不愧是經過長征的,精神境界就是不一般!”
這些長征過來的女兵文化水平都較低,但對黨赤膽忠心,別看年紀都不大,她們也有“老革命”的優越感,遇到看不慣的事,往往插腰大叫,對學生出身的學員張口就是“你們這些大小姐”。
女民兵
但到學習時,她們可就犯了難,抓耳撓腮,如坐針氈,嘴里不時冒出一些“暴躁話”。勞動時,她們便如脫兔。割柴草,薛明總想以身作則,多干一些。但如何敵得過那些長征過來的女戰士。每到這時,她們總是搶過去:好了好了!干這些大小姐們是不行的,以后多教我們文化就是了。
薛明很喜歡這些女同學。她們雖然文化素質差,但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很多。
世界上最簡單最奇特的婚禮
從女大結業后,薛明先參加了陜甘寧邊區參議會,又擔任了清澗縣選舉工作團團長,之后,她又擔任中共延安縣委組織部長。由于工作出色,薛明被評為中共西北局系統的模范干部。這時,經人介紹,薛明和賀龍開始戀愛。
賀龍與夫人薛明在興縣蔡家崖晉綏軍區司令部
眾所周知,賀龍是我國革命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
他1896年生于湖南桑植,原名賀文常,字云卿,父親賀士道是秘密農民組織哥老會的頭領,會武功。賀龍4歲學拳,5歲讀書,6歲下水田勞動,7歲被父親從橋上一腳踢下澧水,無師自通學會游泳。他喜愛武藝,7歲打“保董”,8歲打“堂勇”,14歲敢跟稅警動手,12歲打翻武秀才,13歲便當上許多成年人都望而生畏的“子客”(做販馬生意),能夠在山惡水險、盜匪出沒的去處討生活。他由農民武裝的領袖成長為革命將領,民間流傳他的故事極多,有的甚至帶有神話色彩。
有一次賀龍在川東趕騾馬市,一位云南馬客牽著一匹好馬。賀龍自小愛馬,因而漸漸也頗能相馬。他不住贊嘆:
“好馬!好馬!”
那馬客對只有十幾歲的賀龍說:
“你敢騎上她跑兩圈,這匹馬分文不取,白送給你,但有話在先,你要強,摔死摔傷可跟我不相干!”
賀龍制服了烈馬,馬客也不食言,他豪爽地大手一揮:
“送你了!”
“那我就不客氣了!”
賀龍從懷里掏出一把銀元拍在馬客手里,這算我的一點心意。
“小老弟夠仗義。”
馬客贊許道。
薛明與賀龍
書歸正傳,咱們繼續說薛明與賀龍的事。要說給賀龍找伴侶,熱心當紅娘的人很多,有西北局的陳正人(組織部長),西北局書記高崗,還有曾擔任過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的彭真。
當時薛明擔任中共延安縣委組織部長,歸中共中央西北局領導,常到西北局去匯報工作。
有一次,薛明到西北局去匯報工作,陳正人有意在她和賀龍之間撮合,便留她在西北局住了十幾天。當時還有人開玩笑說“薛明被扣在了西北局”。
薛明對大名鼎鼎的賀龍當然充滿敬佩,也聽說過許多關于他的傳奇故事,想到就要和這樣一位大英雄永遠生活在一起,心中感到無比幸福。
經過多次交談、接觸,兩人的感情、思想越來越融洽,薛明答應了賀龍的求婚。
賀龍與夫人薛明在廣州
二人聊天時,賀龍曾風趣地對薛明說:
“我們之間至少有五個共同點。”
薛明問哪五點?賀龍說:
“第一,我們都是共產黨員,都講黨性。第二,我們都是帶兵打仗的。你是民兵,民兵也是兵。不過用的武器不同,有機關槍和紅纓槍之分。第三,你本姓王,我母親也姓王,咱們兩家都是姓王的。第四,你母親是做衣服的,我父親是裁縫,我們倆也都懂縫紉。還有第五條,你母親姓薛,你現在也姓薛,說明你尊重母親,我們家是[母系社會],母親和大姐最受尊重,這也是共同點。”
“可我們還是有許多不同點……”
薛明說。
賀龍趕忙接話:
“不同點可以在生活中協調。我家老紅軍多,你家抗日軍人多,我家種地,你家做工,咱倆工農結合,你看多好!”
1942年8月1日,薛明和賀龍結婚。這一年,賀龍46歲,薛明26歲。
身穿繳獲日本鬼子軍大衣的賀龍與林伯渠夫婦
他們的婚禮辦得很有趣,賀龍和薛明事先都毫無思想準備。那天,西北局和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部都在開會。薛明離開西北局,想回延安縣委機關。途中她去看望李井泉的夫人肖里,兩人順山坡散步。遇到王震,又遇到賈拓夫、歐陽欽、白林等一幫同學,前呼后擁,又來到西北局。
陳正人見了,一臉喜色:
“今天正好因為開會,首長們都在,一切從簡,吃飯時放瓶酒就算意思了。”
薛明又羞又急:
“這算干什么,還沒談完吧......”
“談完了!什么三年五年,不可能的嘛!”
說話間李富春、任弼時、林伯渠、賀龍等都陸續散會走過來。陳正人將薛明推到賀龍身邊說:
“你們商量商量,看你們說點什么?”
隨后,大家歡快地入席、祝酒,婚禮就這樣舉行了。
賀龍與薛明
薛明后來說: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簡單最奇特的婚禮。”
婚后成為丈夫的專職秘書
自與賀龍結婚后,薛明就被調到賀龍身邊,先后任賀龍秘書6年。解放戰爭后期,又任陜甘寧晉聯防司令部政治處主任和司令部機關黨委副書記。
1949年5月,賀龍奉中央軍委之命率我國人民解放軍十八兵團進軍大西南,配合劉鄧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解放四川、西康、貴州、云南諸省。昌都之戰,痛殲舊藏軍,打開進軍西藏的門戶。解放大西南的軍事行動中,國民黨部隊起義投誠者90萬,其數量之大在全國各戰場前所未有。當一些國民黨官兵尚在猶豫不決時,賀龍一句話就解除了他們的顧慮:
“戰場上打死人不算血債!”
后來,薛明帶著孩子隨賀龍進軍西南。大西南解放后,賀龍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書記(第一、第二書記分別為鄧小平、劉伯承)、西南軍區司令員(政委鄧小平)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
后排左起薛明、賀捷生、賀龍、賀鵬飛,前排左起賀曉明、賀黎明
而薛明則任西南大行政區婦女聯合會常委、福利部長。
夫妻二人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發動群眾,清剿土匪,分配土地,穩定局面,建立各級人民政權,向西藏進軍,日夜不停地操勞。僅剿匪一項,就受到中央嘉獎:
“剿匪85萬,繳槍40萬支,成績極大,甚為欣慰!”
1952年,各大行政區撤銷,賀龍調往中央工作,薛明也隨著調來北京。從此他們在北京定居下來。賀龍先后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體委主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
1955年,賀龍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
賀龍元帥
1962年后,林彪身體不好,奉毛澤東之命,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他還主持過國防工業建設,任中央軍委國防工業委員會主任。
薛明到北京后,先在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工作,任部務委員、衛生處處長,不久即調到賀龍身旁,任賀龍秘書,賀龍辦公室主任、中央軍委辦公廳委員。
1965年,一場“風暴”來臨了。
在這場“暴風雨”中,賀龍不幸去世,而妻子薛明也差點被“死神”招去。
時光在悄悄流逝,形勢也在悄悄變化。
1975年元月5日,江青突然要約薛明和林月琴去釣魚臺“談談”,說是請吃飯。
到了釣魚臺后,譚振林、李井泉、葉飛幾個老同志已經在那里了。
看到薛明,江青問:
“薛明,你前段時間到哪里去了?”
薛明說:
“我被關起來了,不但被關起來了,門口還有站崗的,端著刺刀。”
江青聽完提高了聲音:
“哎呀,你好威風么!還有站崗的......”
其實到底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清楚,又何必裝模作樣?
這場飯局氣氛注定冷淡,沒人多說話。飯后大家又看了電影,然后就各回各家了。
賀龍骨灰安放儀式上,周總理動情講話
艱難的歲月總會過去,1975年6月9日,在賀龍逝世六周年的時候,八寶山公墓舉行了“賀龍同志骨灰安放儀式”,薛明終于等來了這一天。
當日下午4點,薛明很早就在休息室等待著。來參加儀式的領導人和賀龍的生前還有紛紛到休息室向薛明問候致意,說一些安慰的話。
不多會,鄧穎超來了。
鄧穎超
鄧穎超來了以后,就在各處走走看看,她想檢查一下有沒有什么準備不周的地方,這種事過去都是周總理留意關心的,但如今周總理病重,所以就由鄧穎超代勞了。
誰知,鄧穎超剛走,周恩來竟然到了。
薛明看到周總理后,兩眼淚汪汪地說:
“總理,你自己要保重身體啊!”
總理愣了一下,凄然道:
“我的日子也不多了......”
周總理說完,整個休息室頓時哭成一片。
周總理講話
不久,儀式開始了。在追悼會上,周恩來發表了講話,對賀龍的一生作出了他自己的評價:
“賀龍同志是一個好同志。在毛主席、黨中央領導下,幾十年來為黨、為人民的革命事業曾作出重大貢獻。他的一生,無論在戰爭年代,或全國解放以后,他忠于黨、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線、忠于社會主義事業。”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薛明用血和淚寫出了《向黨和全國人民的報告》,講述了這些年來的真相。
1998年,82歲的薛明已經離休,但她并不甘心閑居家中,她擔當起許多社會工作:北京市校外輔導協會副會長、我國青年政治學院少年工作系顧問、我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名譽顧問、我國少年兒童基金會理事......
2011年8月31日下午,賀龍元帥的夫人薛明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六歲。是我國十大元帥夫人中最后一位去世的老人。
參考資料:
《龍困:賀龍與薛明》廣東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
《我國高干夫人檔案》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8年版本
聲明:本文為最新號正史觀察原創文章,任何未經允許的轉載、抄襲、洗稿行為發現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