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上海基本又泡在雨水中度過。
受切變線北抬影響,昨天下半夜至今天白天,中心城區、閔行、浦東、寶山、嘉定、崇明等地普遍出現大到暴雨,其中浦東和崇明的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
雖然雨水已經減弱,但并沒有結束。
明天開啟新的一周,本市仍有對流性降水,隨著副熱帶高壓再度加強,天氣轉為多云為主,最高氣溫也逐步上升。
本市普降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統計08月15日00時至15時30分降雨量,3個街鎮超過100.0毫米,83.3%的街鎮超過50.0毫米,100.0%的街鎮超過25.0毫米,其中崇明橫沙鄉112.0毫米為最大,1小時雨量最大出現在浦東川沙新鎮58.0毫米(09時~10時)。
在雨水的打壓下,徐家匯站的最高氣溫止步于26.1℃。而周六的最高氣溫是25.2℃。周末雖然“泡湯”了,但在末伏里算是相當清涼。
目前降水回波已經減弱,陰有陣雨,但是雨還沒有結束。
上海中心氣象臺預計今天下半夜到明天白天,本市仍有對流性降水,陰到多云有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雨量仍可達大雨程度,最大小時雨強10~25毫米。
明天北到東北風3~4級,相對濕度75%~95%,氣溫在25~29℃。
冷暖空氣交匯于長江中下游,似梅雨不是梅雨
這波長江流域的持續強降雨已經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上海也仿佛又回了一次“黃梅天”,民間有“倒黃梅”的說法。
6、7月的黃梅天與副熱帶高壓有關,而這次降水背后也有副熱帶高壓的影子。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介紹,長江流域附近目前處于副熱帶高壓邊緣,在副熱帶高壓邊緣往往有持續的西南暖濕氣流向北輸送,當北方中緯度有冷空氣南下時,冷暖空氣交匯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就會出現強降雨天氣。有的地方再配合地形等因素影響,就可能造成大暴雨甚至更強的天氣。
公眾熟知的南方梅雨季、北方“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都與副熱帶高壓移動有關。本次降雨與梅雨期有相似之處,但不是梅雨。從預報來看,目前副熱帶高壓處在南北擺動狀態,如過段時間會擺到北面,當有冷空氣影響時就會向南退一些。
逐日升溫,下周四、五最高又有33℃
已經到了末伏,天氣還會再熱嗎?
從目前來看,還是會的。
氣象部門指出,隨著副熱帶高壓再度加強,天氣以多云為主,氣溫逐日升高,周四周五的最高氣溫又將升至33℃。
另外,預計下周雙休日受高空槽東移影響,本市還有一次明顯的降水過程。屆時,最高氣溫又要掉到“2”字頭,但雨水結束后,氣溫將再次反彈。
隨著氣溫的升高,空氣中不穩定能量積聚,多伴有午后陣雨或雷雨的天氣,加之濕度大,潮濕悶熱的體感將卷土重來。
與此同時,海上可能又要生成新臺風了。
根據我國天氣網消息,預計24小時內將生成第12號臺風“奧麥斯”。不過,這個臺風后期生成后路徑存在較大變數,與副熱帶高壓的位置變化息息相關,需要臨近關注。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