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8月24日,在299家次IPO申請上會企業中,成功過關的共有268家,被否的有14家,IPO申請上會被否率為4.68%,去年同期為1.06%。
14家公司“躍龍門”失敗的背后,反映出怎樣的監管思路?
梳理被否原因,不難發現,監管部門除了對公司持續盈利能力、毛利率、關聯交易等傳統指標保持了一貫的“從嚴從細”態度之外,特別是對涉及企業規范層面的上市主體認定、財務數據真實合理性等問題提供了更全面細致的指引。
關注公司治理規范性
在第十八屆發審委2021年第78次審核會議上,老鋪黃金被發審委質疑的第一大問題,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上市主體認定。
據招股書披露,2016年12月,老鋪黃金實控人徐氏父子將其控制的金色寶藏旗下“老鋪黃金”品牌黃金類業務從金色寶藏剝離,并注入發行人作為主要上市資產。
回顧歷史沿革,金色寶藏于2004年6月即已成立,是發行人多年以來的經營主體,而老鋪黃金則是屬于金色寶藏的一個品牌。
圍繞發行人為何使用老鋪黃金替代金色寶藏作為上市主體,發審委提出了一系列尖銳的問題。
來源:第十八屆發審委2021年第78次會議審核結果公告
此外,因內控合規方面存在缺陷,康鵬科技科創板上市申請遭否。
在科創板上市委2021 年第18 次審議會議上,科創板上市委現場問詢指出康鵬科技在報告期及在審期間的諸多內控問題。
來源:科創板上市委2021年第18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
財務問題是道繞不過的坎
與同行業公司的橫向比較是考察擬上市公司業績合理性、真實性的“透視儀”。
從事臨床血管給藥工具研發的林華醫療,因毛利率、銷售費用率兩大關鍵指標遠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IPO申請未獲通過。
以毛利率為例,2017 至 2019 年,林華醫療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2.98%、72.58%及 73.85%。
來源:林華醫療招股說明書
而從公司披露的信息來看,2017年至2019年行業綜合毛利率的均值不足60%。此外,同行業的三鑫醫療、康德萊等公司同期的綜合毛利率也遠低于林華醫療。
來源:林華醫療招股說明書
林華醫療的解釋主要圍繞產品結構差異、市占率優勢等方面展開,例如“公司留置針產品單價從約 7 元至約 22元不等,產品結構差異導致毛利率水平的差異。”
但對于帶量采購政策的評估,公司在招股書中僅是籠統概述。對此,發審委明確要求公司說明帶量采購政策對報告期內主要產品的銷售價格及毛利率,以及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以及相關風險是否充分披露。
除了自身經營狀況,行業環境的變化同樣會影響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
“報告期內,發行人經營業績大幅下降。所處行業的經營環境是否已經或者將要發生重大變化,是否會對發行人的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7月2日,墾豐種業上會遭否,發審委的詢問直指要害。
再以運高股份為例,據招股書披露,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運高股份新能源補貼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逐年遞增。
來源:運高股份招股說明書
對此,發審委要求公司結合財建【2021】4號和5號文規定,說明已運營項目持續執行國家發改委規定的西藏地區標桿電價的可行性,相關補貼是否存在持續下降或取消的可能,并結合近期光伏發電行業政策變化,說明持續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利變化。
科創屬性豈能兒戲
注冊制下,信息披露是否精確、能否全面是監管機構、發行人、保薦人關注的重中之重。
今年3月底,在創業板上市委2021年第18次審議會議上,因不符合創業板定位,鴻基節能鎩羽而歸。發文人梳理發現,在此前的三輪問詢回復中,關于創業板定位的問題始終貫穿其中。
來源:鴻基節能首輪、第二輪、第三輪審核問詢回復意見
根據申報材料,鴻基節能主營業務包括地基基礎、既有建筑維護改造,所處行業為“土木工程建筑業”。這與去年6月深交所發布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中設置的上市推薦行業負面清單(其中包含建筑業)恰好吻合。
來源: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
或是為了緊跟“四新”深度融合這一口徑,在三輪問詢環節中,鴻基節能從研發人員數量、研發投入占比、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等多維度對創業板定位相關問題進行了闡述。不僅如此,公司還披露,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其新技術、新業態業務的毛利占比接近30%,收入占比接近25%。
但從最終審核結果來看,鴻基節能主營業務與“四新”的深度融合依舊未能得到創業板上市委的認可。
“如果連與所登陸板塊定位符合這一最基本的要求都無法達到,叩關IPO的難度可想而知?!?滬上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如此表示。
因類似的問題,匯川物聯被科創板拒之門外。早在去年9月的首輪問詢回復中,匯川物聯就被質疑科創屬性。按照匯川物聯的定位,公司屬于物聯網行業,但最終還是因物聯網行業認定依據不充分被否。
來源:關于終止福建匯川物聯網技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審核的決定
編輯:王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