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意義是什么,怎樣的婚姻才能一直幸福下去?
對此,紀伯倫這樣說過:“婚配就是兩個相愛的強者同舟共濟,以便一道戰勝歲月征途上的風風雨雨。”
一對夫妻,只有在婚姻生活中一起經歷了風雨,并且能做到同舟共濟,最后才能迎來自己想要的幸福。如果不在乎對方的感受,總是靠著自己的想法去生活,這樣的夫妻最后只能分道揚鑣。
劉浩的妻子是一個很有原則,很有判斷力的女人。遇到事情的時候,妻子不會去糾結,很快就能選擇一個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而劉浩則是一個很容易猶豫的人,剛開始跟妻子在一起,他很欣賞妻子這種比較果斷的個性。
結婚以后,兩人用自己的積蓄買了房,算是給了彼此一個幸福的安身之處。這樣的二人世界并沒有過得太久,劉浩的老家在一個小鎮上,老家的親戚也有很多。
親戚們聽說劉浩在大城市買了房,只要遇到事情都會找他幫忙。而劉浩每次也不好拒絕,雖然心里不太愿意,但還是應下來了。
有一次,劉浩的一個表妹放假了,表妹的父母拜托劉浩讓表妹住在他們家,等到暑假過去開學了,再回學校去。劉浩不好推脫,又是自己的表妹也就答應了。妻子知道后,礙于劉浩的面子,這次也沒說什么。
這次過去,有親戚聽說了這件事,也找了一些理由,說要過來看病,理所當然地找到劉浩,住進了家里。一連住了一周,那個親戚沒有看病,也沒有打算要離開的意思。
這一次妻子沒有妥協,對親戚說她在外面定了一間房,并且付了兩天的房錢。親戚聽出了意思,只能帶著東西離開。也因為這件事,親戚很不高興,還在老家常常提起這件事,說劉浩太摳門了,不過是在他家住了幾天,還趕他走。
后來有好幾次,親戚想讓劉浩幫忙,都被妻子找借口給拒絕了。
劉浩的父母知道了這些事,把劉浩罵了一頓,說他們太狠心了,那些都是自己家的親戚。因為這些事,劉浩心里也不太舒服,為此常常跟妻子吵架,最后也因此離婚了。
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是如此,好事不出門,壞事卻會傳千里。親戚們知道劉浩離婚的事情以后,也就更加過分了,常常會用各種借口去麻煩劉浩,去到城里也會住進劉浩的家,免費吃住。
離婚后不過大半年的時間,劉浩就被親戚們的各種事情折磨得苦不堪言,可又不好意思拒絕。如今再想起那個“狠心”的前妻,劉浩才知道她其實是一個好女人。
在婚姻生活中,有了原則,才能保障自己的生活。
雖然很多人會覺得劉浩的妻子有點不近人情,那些都是自己家的親戚,何必要斤斤計較呢?
會這樣覺得的人,一定是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或許也是這種愛麻煩別人,愛占別人便宜的人。
因為日子是自己過,不管酸甜苦辣都得自己去面對。就算你幫助了別人,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也未必會來幫助你。就算你很無私,也會常常樂意去幫助別人,可是最后你得到了什么?對于有些人來說,你幫助他的時候,他對你的態度很好;一旦有一次你拒絕了他,他便一輩子都會記得這一次,還會對你各種抱怨。
生活中,各方面的壓力本來就大,又何必要給自己增添更多的煩惱呢?遇到一些有來有往,同樣也能對你好的人,我們自然會樂于幫助,不會計較太多。可要是遇到那些得到好處就翻臉不認人的人,又何必要去趟這趟渾水呢?
不得不說,在這方面,劉浩的妻子是一個明白人,不能因為“親戚”這個身份,就得無償去免費服務所有的人,甚至讓自己的生活受到影響。
在劉浩的心里,其實他也不想去接受親戚們的那些要求,不過是礙于面子無奈地接受。只是最后離婚的這個結局,對劉浩來說太愚蠢了一些。
楊瀾說過:“婚姻最堅韌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長。愛情有時候也是一種義氣。”
想要婚姻幸福,夫妻兩人必須要站在同一戰線上,一致對外,才能一起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麻煩。如果兩個人的做法不同,并且很難達成統一的話,就很有可能因為這些事情影響到夫妻感情。
一段愛情是否經得起考驗,不是看你們愛得有多深,而是要看你們是否愿意為彼此考慮,遇到事情是否愿意一起商量解決。
有些事情,別等到有了結果才愿意去重新考慮;有些人,別等到失去了,才發現他的好。愛情中如此,婚姻中更是如此,一旦失去,就很難再得到了。
夫妻兩人在一起,就應該像史密斯說的:“婚姻就像一把剪刀,兩片刀鋒不可分離,雖然使用的方向相反,但是對介入其中的東西總是聯合起來對付。”
兩個人在一起,只有一起前進,一起解決問題,一起應對外來的人和事,達成統一,和諧的幸福生活才能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