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進去50萬出來,最近的股市全線暴跌,是不是金融危機要來了呢?
首先,可以明確地說,基金股市最近大跌是好事兒,為什么是好事呢?讓我們先回顧一下上次金融危機零八年次貸危機。2003年,外國的利率創下了近45年的最低水平,達到了1%,經濟非常的差, 為了刺激經濟,外國政府就想到了房地產。但當時啊,有錢有能力的人都已經買了房了,那怎么辦呢?把錢借給買不起房的人去買,只要房價不跌就沒有風險。如果還不起貸款,大不了把房子收回來就行了。這些原本買不起房的人去貸款買房,就叫做次級信用貸款,客戶說白了就是信用比較次的客戶。在這種刺激下,外國開啟了全民買房的狂歡,結果就是GDP上去了,房價上去了,老百姓的財富也變多了,但與此同時啊,全民債務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從1996年開始,外國的房價就一路高歌猛進,買房賺錢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所以當時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房價是永遠不可能跌的。在這種思維的發酵下,很快,政府恢復經濟的目標實現了,經濟變好了,政府就希望經濟發展稍微慢一點,于是呢,美聯儲提出了加息,這就為后面次貸危機的爆發埋下了種子。加息以后,市場上的錢就變少了,在普通人眼里,加息會催生借貸的需求,在金融家眼里,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搞錢好機會,于是呢,他們設計出了各種m bs 、c do、 cds的產品,什么意思呢?比如說,貸款機構a放給了某個用戶100萬的貸款,約定年利率為30%十年還清,那十年以后連本帶息一共是130萬,這個時候啊,機構a找到了機構,B說,我把這筆貸款按照110萬的價格賣給你,這樣一來,A便用空手套白狼,賺了10萬塊錢,獲得了現金流 。 B那,相當于花了110萬買了一個理財產品,每年固定收利息十年一共收了20萬的利息。但是對于B,還不滿足這點收益。他開始把這個產品資產證券化,把這個130萬拆成100份,放到公開市場上去賣,任何人都可以拿錢來投資這個理財產品,當然了,他們還做了風險調控,把這些貸款產品按照不同地區信用等級,違約率劃分了很多等級,分散賣到了全球各地,其目的,就是分散風險,畢竟全球同時爆發債務違約的概率會非常的低。不得不說,這群人真的是聰明透頂,另外,金融家們還找到外國各大保險公司,給這些貸款上了個保險違約險、違約險就是金融機構交一定的保費給保險公司,萬一房主還不起房貸了,由保險公司來還房貸,一邊賺著利息差,一邊還有人兜底,看上去,這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但是呢,最后還是出了問題。
回到次貸危機前,金融家們推出的理財產品賣得非常好,而金融機構呢,拿著大家投來的錢繼續貸款,給更多次級用戶去買房,這個過程叫做加杠桿,去年某某寶放貸的事,也非常像這種加杠桿的事件,雪球越滾越大,風險也越高越大。隨著不斷的加息,不斷的加杠桿,慢慢地就有人還不起貸款了,更糟糕的是啊,2007年的外國,房價出現了下跌,并且是全國性的下跌。于是,很多人沒有辦法,只能把原來的房子抵押去貸更多的錢。2007年下半年,違約率集中爆發,市場一下子就恐慌了,投資者們集中拋售那些理財產品集中的爆發,保險公司哪怕是傾家蕩產,也賠不起當年接下來的單子。這還不算完啊,更恐怖的是,房貸的危機傳導到了資本市場。很多基金公司、理財公司賣的都是類似的產品,所以直接爆雷投資者投出去的錢再也收不回來了,好多金融公司被團滅,在全民瘋狂拋售資產的情況下,市場的恐慌不斷升高,此時,一些優質的資產,像黃金和優質股票也跟著恐慌,價格往下走,黃金和股票的下跌進一步帶動了全體資產的下跌,全市場崩盤,只差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2008年9月15日,外國五大投資銀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倒閉了,雷曼的倒閉把全球的恐慌推向了頂點,從此開始誰也不敢借錢出去,誰也都借不到錢,金融市場最怕的就是流動性短缺。自此全世界收縮了信貸,全球金融機構都大受打擊,老百姓不敢花錢,企業更是不敢投資,全球經濟下跌,這就是零八年次貸危機的故事。
在這個不確定性還是新冠疫情,在市場暴跌的情況下,最怕海外無限放水,仍無法帶來實體經濟的恢復,放水是有極限的,好的情況下,就是放水還沒有到極限的時候,全球經濟就恢復正軌。但極端的情況是,疫情控制不住,實體經濟就無法恢復,這就會帶來各種實體公司的危機,公司業績不行,員工生存困難,引發金融危機的第一階段,實體產業危機。對于實體公司來說,一般都有大量的貸款,隨公司業績不行,貸款就無法還上。就會出現債務違約。同時,公司的員工也是一樣的,員工本身也背著各種債務。企業效益不行,員工收入就跟不上,也會出現債務違約。自此進入第二個階段,債務危機,大量的債務違約后,那些靠著各種放貸賣理財產品的金融公司就崩了,金融公司本身只是一個中介,他們設計不同的金融產品撮合。買家和賣家從中間賺差價,金融公司是拿著買家的投資款放貸給買家,買家投資的是一種金融機構做背書的債權關系,債務危機后,賣家的債務就大量的違約,那買家投資款就沒了,這就是俗稱的爆雷。另外由于杠桿的存在,爆雷是指數級的增長,從而引發系統性的風險。全面進入第三個階段,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以后,各種連環爆雷帶來失業率的上升,老百姓不敢消費,企業不敢投資,全面大蕭條,危機進化成終極形態。經濟危機一旦爆發,任何資產都會無一幸免,所以今年全年我認為大概率是持續的震蕩,資本市場再不殺殺銳氣,是要出大事的。股市最近這么大的回調,就在緩解系統性的風險,短暫的痛苦,換取長期平穩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