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茂敦
這些年來,一些年輕的父母經常問我,到底該怎么挑選童書?其實,這種事情本身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的需求、看法和眼光不同,得出的結論肯定也是大不相同的。
不過,這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問題,倒是引起了我的一個新思考:我們能否反其道而行之,從寫作者的角度出發,進行自我提問,作者應該為孩子寫作怎樣的童書?
基于本人二十多年的寫作經驗,以及多年的圖書策劃出版實踐,我來詳細談一談童書寫作的10個要點,供廣大讀者和想進入童書寫作領域的朋友們參考。
1、兒童到底是多少歲?
既然要寫兒童圖書,我們先得搞清楚什么年齡階段的人是兒童。說實話,到底多少歲以內算作兒童,不同的劃分標準,差別較大。在一般認識中,11歲以下,可以算作兒童,11到18歲,稱為青少年。但也有觀點認為,14歲以下,都算作兒童。與此同時,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
2、什么是童書?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為了便于理解,還是得有個通俗和精準的定義。所謂童書,是兒童書籍的簡稱,是指專供兒童閱讀的書類印刷品。和普通書籍不同,童書有大量大插圖或漫畫,以便讓兒童讀者閱讀起來容易理解和掌握。
3、童書有哪些種類?
按照不同的劃分標準,分類很多。比如按照主題分:可分為品德教育、生命教育、健康醫學、自然生態、科學教育、人文藝術、歷史文化。按表現分:可分為繪本、圖文等。按體裁分:可分為歌童謠、寓言故事、兒童文學、少兒科普、國學啟蒙、掛圖卡片等。按包裝分:可分為精裝書、平裝書、異形書等
4、童書市場到底有多大?
近20年來,少兒圖書市場規模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2016年少兒圖書市場首超社科類,成為碼洋比重最大的類別。隨后,少兒市場每年以1個百分點左右的增幅不斷增加,碼洋比重從2015年的20.22%上升至2019年的26.35%。
據行業機構北京開卷的監測數據,2020年,在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少兒圖書依然保持著小幅的增長,同比增長率為1.96%。與此同時,少兒圖書的碼洋規模也在持續擴大。2020年,少兒圖書在圖書零售市場中的碼洋比重為28.31%,同比增長1.96%,穩居第一。其中,當年碼洋規模最大的前三類依次是少兒文學、少兒科普百科和少兒繪本,碼洋比重分別為23.71%、21.42%和18.56%。
5、受到市場歡迎的童書有哪些特點?
如今,在全國580多家出版社中,有10多家專業少兒出版社,還有越來越多的綜合類出版社也在涉足童書出版。在巨大的市場誘惑之下,兒童圖書的競爭日趨激烈。經過我的觀察總結,受到市場歡迎的童書,有5大特點。
(1)知識淺顯,內容有趣。無論是繪本,還是圖文書,內容永遠是第一位的。鑒于兒童的學識能力和認知有限,呈現出來的內容盡量淺顯易懂,不宜過于專業,而且要生動有趣,不要太生僻。
(2)包裝精美,排版美觀。兒童的一大特點是,文字內容相對較少,圖畫較多。因此,在包裝和設計上,力求精美,大氣,美觀,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同時,色彩應盡量符合孩子的生理特征。
(3)設定主角,形象可愛。基于兒童的年齡特點,都比較喜歡小動物,也愛好給同學或朋友取外號,因此,在人物設定上,必須要設定幾個形象可愛,性格各異的主角,從而拉進與小讀者之間的距離感,讓孩子們產生親近感。其中,近年來火爆全國的《米小圈上學記》系列,廣受小讀者歡迎,比較有代表性。
(4)有代入感,引起共鳴。所謂有代入感,就是內容和場景,盡量貼近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環境,讓讀者感覺書里的內容就像是發生在自己的身邊或同學身上。
(5)定位精準,量身打造。兒童是一個大的概念,包含多個年齡層次,而不同年齡階段的人,需求和性格特點是不同的。關于這一點,很多年輕父母深有體會。比如,七八歲的孩子,很不愿意與四五歲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覺得他們礙手礙腳,而年齡小的孩子又特別喜歡跟大一點的孩子玩耍,二者之間的各種鄙視與不滿極為明顯。
因此,我們在寫作童書時,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創作不同的內容。其中,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因為認字不多,更喜歡圖多字少的繪本。而小學二三年級的讀者,覺得看繪本太幼稚,更喜歡文圖結合的童書。
6、如何選擇創作方向?
前面提到,兒童圖書的細分方向很多。可能部分人認為,自己很多方向都能寫。但我個人真誠建議,作者最好結合自己擅長的創作風格和領域進行創作。比如,你在科普方面有自己的獨到研究,更容易把握,是一位科普作家,那么,寫科普童書可能更適合你。如果你從小都喜歡看各種童話,也能講很多有趣的童話,知識儲備很充分,你選擇寫童話書,可能寫出來的內容更受歡迎。
7、童書寫作是不是很簡單?
并不是!寫作童書,就像做餐飲,看似沒有門檻,實則門檻極高。關于這一點,大家應該都有體會。大家可能發現了一個現象,身邊一些餐館,剛開業時,憑著各種優惠活動,吸引了大量食客,但隨著活動取消,一下子變得門可羅雀,沒幾個月,曾經人聲鼎沸的飯店直接關門歇業。
這種現象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有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做好并不容易。正是因為入門沒有門檻,所以競爭格外激烈,要生存下來并且得到客戶的持久歡迎,必須得有所創新。寫童書亦如此,看起來字數不多,但寫出來的作品要受到市場歡迎,其實難度很大。能通過出版社的嚴格審核,最終正式出版,走進千家萬戶,更不容易。
8、創作童書有什么講究?
既然創作童書并不簡單,那么有什么講究呢?根據個人總結,4個建議送給大家。
(1)必須降維思考。所謂降維,就是說,無論你之前是寫成年人圖書的作者,還是沒有寫過圖書,寫童書的人都是成年人。因為你的思維已經離孩子太遠,為了貼近兒童讀者,你必須把大人的思維降低成為孩子思維,不能再以居高臨下的視覺去寫作,否則,你寫出來的東西根本無法引起小讀者的興趣,也就談不上受到市場歡迎了。
(2)大量模仿。之所以需要大量模仿,是因為模仿是學習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先模仿,了解別人成功的經驗,學習別人成功的做法,然后內化創新,構建自己的獨特寫作方法。
(3)和孩子做朋友。如果你有孩子,務必要與孩子做朋友,和孩子多溝通,用平視而不是俯視的目光去真誠交流,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喜歡看哪些內容。這樣才能寫出符合孩子閱讀習慣的好作品。
(4)注意年齡差異。童書覆蓋的年齡可以從0歲到10歲,不同年齡的孩子需求和興趣不同。因此,你必須明白,你寫作的內容,應該盡量提前劃分好目標讀者,不可能讓所有年齡層次的孩子都喜歡。聰明的做法,是先做一個市場調研,確定目標讀者群是幼兒園小朋友,還是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然后再開始創作,這樣更為精準有效。
9、必須正確引導孩子的“三觀”
眾所周知,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為了確保孩子健康成長,給孩子們看的圖書,必須是正能量,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曾經,有一位著名兒童作家的書,因為有自殺片段的場景描寫,最后被監管部門要求下架。這就告訴我們,作為童書作者,一定要把正確引導樹立正確的“三觀”放在首位,然后才是考慮經濟效益的問題。
10、孩子的啟蒙教育,是早了還是晚了?
如今,有人提出,孩子那么小,現在開始看科普、益智、財商等童書,是不是太早了?
這個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個人認為,孩子從3歲開始,進行啟蒙教育相對適合。低于3歲,確實太早。而四五歲都不進行課外閱讀,顯得稍晚。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富有最聰明的人,是猶太人。但不知道的是,猶太人習慣于從3歲開始,對孩子進行財商啟蒙訓練。這么做的目的,不是說讓孩子從小都會賺錢,那是不現實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孩子有健康的價值觀,而不是刻意回避。有針對性地引導訓練,可以幫助孩子懂得很多道理,樹立正確的“三觀”,激發潛能,健康成長,讓孩子過上富足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