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國傳統飲品,在我國喝茶是非常流行的事情,有事沒事,可以說都會泡一杯茶,聊聊天、休息一下等等,茶的種類是非常多的,就中國就有數百種。當然,整體的茶葉主要含有4個系列,五寶茶系、五柱茶系、禿房茶系、茶系。
在我國有不少的高端茶葉,例如:普洱茶、竹葉青等等,價格算是比較貴了,當然在不同的地區,還有本地茶葉,也是非常受歡迎的。
所以,喝茶就是中國的一種文化“繼承”,從古至今都沒有消失過。不過,隨著科學對茶葉的研究,不少的爭議性問題也出,主要是針對“隔夜茶”的說法爭議較大,不少人甚至說,“隔夜茶”如毒藥,這是什么情況?真的是這么恐怖嗎?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茶葉
茶葉就是我們俗稱的茶,我們生活之中所喝的茶葉,主要包含了茶葉樹的“葉子、芽”,而中國可以說算是茶葉的起源地之一,按照科學研究證實,茶葉距今已經有2100多年的歷史,中國漢陽陵出土的茶葉,還成為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茶葉。隨著茶葉文化的擴散,全世界幾乎都在進行茶葉的種植,都有種植茶葉的技術。
不過,這些技術大多數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引入,英國學者艾倫·麥克法蘭曾在一本書中說道——只有茶葉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所以茶的文化真的是太久遠了。而我國的茶葉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各地,南方的氣候條件稍微比較適合茶葉的種植。
而茶葉之中的化學成分比較多,例如:茶多酚類、植物堿、蛋白質、氨基酸等等。還含有無機礦物元素,例如:鉀、鈣、鎂、鈷、鐵等等。當然,不同的茶葉所含有的元素不一樣,因為它們的品種是存在差異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茶葉都一樣。就如我們說的鐵觀音,錳、鐵、氟、鉀、鈉等均高于其他茶類。所以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對茶葉的一個基本的說法。
不少人說“隔夜茶”如毒藥,完全不能喝,是不是真的?
確實,每次說到“隔夜茶”,大家都會想到一種物質,那就是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是一種致癌物,所以大家肯定會想這個問題。
亞硝酸鹽到底是什么?亞硝酸鹽確實是一種具有毒性的物質,也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在2A類致癌物清單中。按照部分的科學數據顯示,只要食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3克導致死亡,所以確實聽起來挺嚇人的,這也是為何有人說——“隔夜茶”如毒藥,完全不能喝,就是因為亞硝酸鹽是存在毒性的,但是事實如何呢?
那到底隔夜茶與亞硝酸鹽有沒有關系?其實這項研究實驗也進行過,央視曾經利用龍井、普洱、菊花作為實驗樣品,進行了這三種茶24小時的泡制,通過對亞硝酸鹽的檢測發現,普洱和菊花,不管是現泡的還是隔夜的,亞硝酸鹽的含量都低于0.2mg/L。而龍井茶在經過24小時的泡制之后,亞硝酸鹽的含量增加到0.26mg/L,仍然符合生活飲用水的衛生標準GB 5749-2006(1mg/L)(公開實驗數據)。
相對來說,龍井茶的亞硝酸鹽含量是比普洱茶、菊花茶的含量要高一些。這也直接證明了,這是哪種茶葉確實含有亞硝酸鹽的成分在里面。不過,對于亞硝酸鹽的中毒性的問題,按照亞硝酸鹽的最低標準來看,需要200mg/kg才會出現中毒跡象(數據差異轉化),所以這個是遠低于帶來風險,所以大家不用擔心。“隔夜茶”如毒藥,完全不能喝?也是不正確的,實驗數據已經告訴你真相了。
至少從,亞硝酸鹽含量的實驗證據證明了,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專家也建議不要喝“燙茶”、“發霉茶”。65℃以上的“發霉茶”可能帶來影響,同時“發霉茶”具有污染性,含有大量毒素,所以也不能喝,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總結
隔夜茶中確實含有亞硝酸鹽,但是,通過對部分茶葉的實驗數據分析,我們看到了亞硝酸鹽的含量是非常低的。正常情況來說,適當的喝茶還是具有好處的,并沒有大家想得那么嚴重,亞硝酸鹽對人不好的物質在里面,但是只要沒有出現超量的情況,都不太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所以大家放心吧。
同時,大家在購買茶葉的時候,要主動前往正規的茶葉渠道上買賣,茶葉雖然不太可能出現造假的可能性,但是質量的問題還是需要“有保障”才行,這就是大概的情況。